林业信息
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走访西藏部分全国人大代表 研讨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为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理好今年全国人大重点建议——《关于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议》,日前,国家林业局计资司有关人员结合第三次全国林业对口援藏工作会议,走访了西藏林芝和拉萨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
西藏高原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不仅是我国东部的生态屏障,而且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乃至南亚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林业是西藏生态建设的主体,对保障西藏生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作用。“十五”期间,国家对西藏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近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0倍,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一江两河”绿化以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了支持,这对于加强西藏生态保护和建设发挥了有效作用。目前,西藏土地沙化加剧,雅江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森林分布不均,草原退化等仍威胁着西藏生态安全。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司长姚昌恬介绍,“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将继续对西藏现有林业重点工程给予支持,对青藏高原原生植被的保护加大扶持力度,并新增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对西藏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并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湿地项目给予积极支持。今年,国家林业局协商财政部将西藏的重点公益林全部纳入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范围。
姚昌恬说,西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林业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领域,扶持相应的项目,发展经济林、森林药材、森林食品、干鲜果品等,引导、发挥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当地全国人大代表们认同林业在高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国家林业局对西藏生态建设的把握和实际支持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建议,在机制和管理上加大力度,如实行包干制度,发动群众搞社会绿化,进一步提高造林的存活率;从西藏实际考虑,需要提高造林投入标准;根据国家财力情况,逐步实施西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国绿色时报 2006-7-26)
西藏高原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不仅是我国东部的生态屏障,而且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乃至南亚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林业是西藏生态建设的主体,对保障西藏生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作用。“十五”期间,国家对西藏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近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0倍,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一江两河”绿化以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给予了支持,这对于加强西藏生态保护和建设发挥了有效作用。目前,西藏土地沙化加剧,雅江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森林分布不均,草原退化等仍威胁着西藏生态安全。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司长姚昌恬介绍,“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将继续对西藏现有林业重点工程给予支持,对青藏高原原生植被的保护加大扶持力度,并新增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对西藏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并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湿地项目给予积极支持。今年,国家林业局协商财政部将西藏的重点公益林全部纳入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范围。
姚昌恬说,西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具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林业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领域,扶持相应的项目,发展经济林、森林药材、森林食品、干鲜果品等,引导、发挥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机制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当地全国人大代表们认同林业在高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国家林业局对西藏生态建设的把握和实际支持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建议,在机制和管理上加大力度,如实行包干制度,发动群众搞社会绿化,进一步提高造林的存活率;从西藏实际考虑,需要提高造林投入标准;根据国家财力情况,逐步实施西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国绿色时报 2006-7-26)
上一篇:森林多重效益与生态有偿服务研讨会在京召开[ 07-27 ]
下一篇:白鹤GEF项目实施3年来 白鹤东部种群数量增加近500只[ 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