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7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6周年。在《种子法》中,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丰富,但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林木种质资源濒临灭绝,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是目前我国林木种苗工作的第一要务。
林木种质资源即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同时,又是林木良种繁育的原始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我国有9000多种木本植物,3000多种树种,是世界上林木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特有树种就有1100多种。银杉、珙桐、枫香、山茶都是我国的特有树种,种质资源十分珍贵。苦楝是我国乡土树种,木材花纹美观,材质优良,它还具有花香而美、抗病抗虫、种子可以做天然农药的特点,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争相引种。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林木种苗事业的独特优势,也代表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随着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开发压力,楠木、樟木、水曲柳等许多有利用价值的珍贵树种的遗传资源日趋减少。
中国林科院种质资源研究专家顾万春教授对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的破坏深感忧虑。他举例说,生长于广西深山的马尾松地方品种“桐棉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天然林群体超过10万亩,到2002年总面积已锐减到不足1万亩,而且呈现出块状零散分布。生长在太白山顶的紫斑牡丹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1998年顾教授在那儿选择原地保存时,天然紫斑牡丹分布核心面积有1公顷。可到了2004年,这种野生牡丹仅仅在自然保护区里剩下3株!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有就地保存、异地保存和离体保存3种。目前,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已经粗具规模,全国有良种基地28.5万公顷、采种基地158.1万公顷,苗圃48.71万公顷。但就整体而言,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林木种苗发展中长期规划中,种质资源保护是工作重点之一。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在制定林木种苗发展规划中,要以种为本,以良种建设为中心,把“十一五”林木种苗建设的重点调整到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林木良种选育与推广、强化种源选择与管理、注重林木种苗遗传品质、提高林木种苗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种苗执法能力上来。
业内专家呼吁,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当务之急是要组织开展全国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濒危情况的普查,尽快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名录。同时,加快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开发利用的体系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建立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评估体系,以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
要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出发,加强市场调研,下大力气开发利用生态性状好、经济价值高的新、优品种,以实现造林树种的多样化、生物群落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多元化。“种质资源保存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保得住、保长期、保得有效率、有效益。”顾万春教授说。(中国绿色时报 2006-7-19)
林木种质资源即森林植物种质资源,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同时,又是林木良种繁育的原始材料,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我国有9000多种木本植物,3000多种树种,是世界上林木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特有树种就有1100多种。银杉、珙桐、枫香、山茶都是我国的特有树种,种质资源十分珍贵。苦楝是我国乡土树种,木材花纹美观,材质优良,它还具有花香而美、抗病抗虫、种子可以做天然农药的特点,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争相引种。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林木种苗事业的独特优势,也代表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随着人口大量增加、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开发压力,楠木、樟木、水曲柳等许多有利用价值的珍贵树种的遗传资源日趋减少。
中国林科院种质资源研究专家顾万春教授对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的破坏深感忧虑。他举例说,生长于广西深山的马尾松地方品种“桐棉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天然林群体超过10万亩,到2002年总面积已锐减到不足1万亩,而且呈现出块状零散分布。生长在太白山顶的紫斑牡丹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1998年顾教授在那儿选择原地保存时,天然紫斑牡丹分布核心面积有1公顷。可到了2004年,这种野生牡丹仅仅在自然保护区里剩下3株!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有就地保存、异地保存和离体保存3种。目前,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已经粗具规模,全国有良种基地28.5万公顷、采种基地158.1万公顷,苗圃48.71万公顷。但就整体而言,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林木种苗发展中长期规划中,种质资源保护是工作重点之一。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在制定林木种苗发展规划中,要以种为本,以良种建设为中心,把“十一五”林木种苗建设的重点调整到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林木良种选育与推广、强化种源选择与管理、注重林木种苗遗传品质、提高林木种苗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种苗执法能力上来。
业内专家呼吁,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当务之急是要组织开展全国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濒危情况的普查,尽快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名录。同时,加快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开发利用的体系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建立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评估体系,以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
要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出发,加强市场调研,下大力气开发利用生态性状好、经济价值高的新、优品种,以实现造林树种的多样化、生物群落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多元化。“种质资源保存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保得住、保长期、保得有效率、有效益。”顾万春教授说。(中国绿色时报 2006-7-19)
上一篇:国家收购后重点公益林管护方式和机制确定专项研究启动[ 07-20 ]
下一篇:我国藏羚羊研究成果填补科研空白[ 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