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福建省建瓯市打造笋竹“硅谷”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4日 阅读: 字体:【】 【

    在今年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的第十一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上,福建宏远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签订了3.14亿元竹纤维研发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对接合同,可新增产值14亿元,这是建瓯市近几年发挥“中国竹子之乡”盛产竹子基础上的优势,进一步综合开发的结果。

    近几年,地处闽北山区的福建建瓯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中国笋竹城”名声逐渐响起来。去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该市以“中国笋竹城”的特色形式,成了全国2862个县唯一参加的县级地方展馆。日前,国家林业局要求加快推进中国笋建设,向“国家高新技术笋竹加工贸易示范区”迈进。一批投资上千万元的大项目也接踵而来落户建瓯要共同做大中国笋竹城。

    笋竹“硅谷”潜力大建瓯市堪称笋竹的“硅谷”,随着“中国笋竹城”的品牌叫好,吸引了一批高科技术的大项目落地,从而提升笋竹加工产业,使竹笋加工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高科技、清洁型、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如建瓯和宏远集团与中科院对接的科技成果,联手开发生产竹纤维,该项目建成后其生产被专家誉为“会呼吸的纤维”的竹纤维功能性面料。如今,该项目已列入“国家支撑项目”竹膳食纤维、竹笋甾醇等8种产品均为国内首创。特艺竹木有限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发纳米改性竹炭系列产品30种,申请专利技术4项,均为国内首创。开发高新技术为这个笋竹城打开了广阔前景,形成从竹根到竹叶、从笋肉到笋壳、笋头的系列开发产业链。目前,全市现有笋竹加工企业337家,其中规模企业49家,产品多达13类500多种。

    品牌效应前景宽目前“中国笋竹城”中心区二期开发已有12家企业入园,另有30家企业排队等待评审候选,笋竹城的发展势头良好。该市通过龙头企业连接市场,搞活流通,提高笋竹附加值,带动基地建设,以及山下、山上互动形成良性循环,提高竹业经济整体效益。全市已投入1200多万元,开发1800多公里竹山机耕路;在竹林资源培育上,除推广护笋养竹、抚育施肥、合理砍竹、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常规竹林丰产培育技术外,近年来,从竹林可持续经营出发,还推广竹山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竹阔混交林经营等新技术。在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这里一连办起3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个中小型竹木加工企业,产值达3000万元,户均工业增收达0.94万元。生产发展了,经济宽裕了,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如今其投入股金年收益率在30%以上,且股份行情还不断看涨。在建瓯像安宁这样的富裕村不少。

    此外,“中国笋竹城”促进了该市中国根艺之乡的打造,化废为宝,把废弃的竹根变为精美的工艺品。现已动工在国道205线的建瓯徐墩段崛起三华里长“武夷根艺城”,构筑中国首座根艺文化长廊。用大毛竹制作的中华一绝的“建瓯挑幡”,成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用竹制成的“建州伞技”,成了远近闻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项目。

    建瓯从以卖原料为主的“竹子之乡”到建设集笋竹加工、交易展示、信息交流、竹业科研、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兴“中国笋竹城”,这精彩的一跃,是建瓯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海西区建设的实践要领,重在运作的结果。“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全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建瓯市笋竹产业跃升发展提供了机遇,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观光竹山等的发展”是市委书记卓立筑、市长余坚的共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