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浙江林学院用竹木复合材 建新型抗震安居房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陈胜伟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14日 阅读: 字体:【】 【

图为竹木复合材建起新型抗震安居房效果图。

    7月3日,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的刘志坤教授代表所在的科研团队向外发布消息:由浙江林学院校长张齐生院士领衔,浙江林学院与南京林业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专家联合组成的专家团队,经过一个月的科研攻关,成功设计开发出了一种由竹木复合材为主要材料的新型安居房。这种安居房不仅隔热、保温、节能,而且易施工、能抗震,安全性很好,对于帮助震区群众尽快解决居住和生活问题将发挥积极作用。

    刘志坤说:“我们设计开发的这种房子,主要的材料是竹材和木材,不仅抗震性能优越而且可以就地取材。竹木结构建筑房屋受到地震波冲击时,它会像盒子一样整体摇动不易坍塌,而且有很好的吸震作用;即使倾倒也不会坠落水泥块和沉重的梁、板,砸死砸伤人,墙体也不会粉碎可留下许多生存空间,便于营救。”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后,浙江林学院广大师生除积极捐款捐物,部分专业教师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前往四川参与抗震救灾外,更多的科研人员则纷纷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科研技术为灾区做贡献。6月初,浙江林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从国家有关部委领受了紧急任务:尽快设计出一套易施工、能抗震的安居房,以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群众解决居住问题。

    随后,一支由张齐生院士领衔,浙江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南大学等高校的木材、工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科研攻关团队形成了。专家们了解到,汶川的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原因之一,就是砖混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纷纷倒塌,所以受灾地区在重建住房时候,必须首先考虑用什么样的材料和结构,建设什么样的房屋,要在尽快解决群众居住的同时,优先考虑大家的安全问题。

    大家经过分析后认为,不同的建筑因使用对象的不同,环境和技术也应该不同。地震灾区的学校、医院等应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建设成高抗震等级的整体结构建筑,但是一般的民居为了降低造价、加快建设速度,可以采用抗震性能优越、取材便利、便于快速施工的竹木结构建筑。因为竹质工程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其静弯曲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均优于一般木材,这使竹质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使用性能,由竹质和木质工程材料建设的建筑,不仅具有良好使用性和耐久性,而且节能环保性能和抗震性能都相当不错,所以在汶川灾后重建工作中,要长治久安地解决近千万人的居住和生活问题,设计和建造竹质工程材料的新型抗震安居房是一种较好的方案。

    经过近一个月紧张的研究、设计,一套完整的竹木复合材新型抗震安居房设计图,终于顺利出炉。接下来将由相关的厂家分别生产各种部件。据介绍,抗震安居房一般为两层,一层层高3.2米,二层层高2.8米,建筑主体承重结构均采用轻质高强的新型竹材,底层地坪架空,底层地板做法同楼板做法,楼面一次成型,竹楼板表面采用涂刷处理,不需另作面层;外墙采用双层竹质墙板,中间添加保温层,外加钢板网粉刷,既满足节能要求,又满足建筑防盗要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内墙根据隔音要求采用中空双层竹质墙板;屋面承重结构也采用新型竹材,檩条上铺木望板,加防水层,再用挂瓦条固定面层瓦材,坡屋顶部分山墙上设通风口,提高屋顶的防水与保温、隔热性能。

    目前,浙江大庄地板、安吉雅风竹业、浙江升华云峰等六家单位,已经根据各自厂家的特长,分别对柱子、梁、墙面板等相关部件进行试生产,生产并组装的样板房将被安放在浙江林学院、地震灾区,由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专家、当地群众分别进行抗震性能、美观舒适等方面检验和选择,通过相关测试并被确定为安居房后,将进行批量生产,以帮助震区灾民安居。此外,各个部件的尺寸还可以根据震区群众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最后由施工人员安装成各种大小的新型抗震安居房。

    参与研究工作的刘志坤教授说:“对于地震区灾后重建房,利用当地充足的竹材作为原料,快速营造一个全新的、安全的、永久的新家,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在设计时,既追求结构的安全适用耐久以及经济性,力求使建筑的功能完善且紧凑、能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又充分考虑建筑结构轻质高强且安全性高、施工迅速。为了确保质量,我们设计的安居房的各个部件,将分别由相关专业厂家生产,最后根据灾区群众具体需要进行组装,这种房子施工方便,抗震性能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