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武汉为灾区设计“绿色”安置房 竹子搭框架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14日 阅读: 字体:【】 【

  主框架由4捆竹子搭建而成,四周用装满泥土的编织袋围绕;屋顶是北低南高的茅草斜顶。昨日,刚从四川归来的华中科大刘小虎副教授,给记者展示了这样的绿色安置房设计。

  上月,刘小虎到成都、都江堰、青川和映秀等地进行过渡安置方案实地调研,沿途发现了很多大小竹林,启发他形成了这套方案。“四川盛产竹子,竹林很多,在广安还有一个竹海。”刘小虎说,现在灾区很多道路还不好走,常规的安置房建材运输困难,而且成本不低。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一套12平方米左右的竹屋,只需要不到1000元的成本,一周内便能完工。这个季节的竹子只要经过防霉处理,至少可以使用三到五年,完全可以达到过渡安置周期。

  刘小虎已经做了1:10的模型实验,无论怎么东倒西歪,泥巴墙体都是往外倒,主框架不动。由于是土墙和茅草顶,房屋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比帐篷要舒适得多。

  竹屋的茅草屋顶有30厘米厚,为了防腐防虫引起漏雨,他采用硫酸铜溶液进行浸泡处理。“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目前,他正在着手进行1:1的实体模型实验,“主要是要解决防火问题。”刘小虎介绍,竹子和茅草虽然易燃,但只要让电线不通过这些材料,从土墙内走,再在这些材料上进行简易的防燃处理,就可以解决。

  在竹子的外围用长条形的沙包。

  在沙袋的外围用竹子围住,竹子之间用绳子捆住。

  高窗夏季用纱窗维护,利于通风,冬季用双层塑料膜维护,利于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