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死也要死在救灾的路上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焦玉海 杨平 温雅莉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23日 阅读: 字体:【】 【

  5月12日晚上,大地震刚刚过去几个小时,夜色漆黑,大雨不停,四川省绵阳市林业局局长马建清与森林公安处处长衡涛、防火办主任钟克川等一行五人艰难行进在绵阳市前往平武县的路上。

  地震发生后,平武县与绵阳失去联系,绵阳市委、市政府紧急派出马建清带领工作组赶赴平武察看灾情。

  一边是不断滑落的石块、泥土,一边是深达十几米、水流湍急的江河,马建清等在狭窄的道路上艰难地摸索前进。刚过甘溪镇,前方道路就被塌方的石块、泥土堵了个严严实实,车辆和人员无法通行。

  有群众劝马建清说:“太危险了,还是退回去吧,前面堵着,要是后面再塌方,人就回不来了。”马建清横下一条心:“死也要死在通往平武灾区的路上。”

  听说附近村民刘智有一台推土机,马建清立即找到刘智,希望他打通通往灾区的路。

  刘智爽快地答应了,但刘智的母亲还没有从大地震的恐慌中清醒过来,担心儿子的安全,拉着儿子的衣服坚决不让刘智前往。

  “大娘,危险的地方我们走前面,刘智随后跟着来,即使死我们也死在你儿子前边,救人要紧啊!”马建清动情地说。

  这位慈祥的母亲终于被打动,含泪点了点头。

  随着推土机的轰鸣,救援队伍一点一点往前挪动。

  3个小时过去了,当工作组即将到达平武重灾区平通镇时,又遇到一处三层楼高、上百吨重的巨石,推土机也无能为力了。惟一的办法只能是爆破,此时已是深夜3点钟,炸药哪儿去找?从甘溪开始和工作组同行的乡长徐海主动要求寻找炸药,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不仅带来了炸药,还找来了一位专业爆破人员。

  “轰……”随着一声声巨响,道路渐渐打开了缺口,然而爆破也让原本就松动的山体坍塌更为严重,一块块山石雨点般从头上落下,马建清和队员们没有退缩,在连续进行了8次爆破后,“拦路虎”终于被征服了。此时已是凌晨5点多。

  一夜未合眼的马建清长长松了一口气,第一支增援的部队也赶了上来。为了争取时间,马建清和上百名官兵,在犬牙交错的乱石间、在没过脚背的泥水中艰难行走。13日上午11点,近乎泥人的马建清终于进入了平通镇。

  由于通讯中断,在行进过程中,为了让绵阳随时了解灾区灾情及救援队的前进速度,马建清一边指挥开路前进,一边将了解到的信息写成纸条,让受灾群众带往绵阳。马建清说,像是又回到了传送鸡毛信的年代。

  此次地震,与平通隔涪江相望的南坝镇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平通将救灾工作安排妥当后,没顾得上休息,简单啃了几口干方便面,马建清一行徒步赶到了南坝镇对岸,此时连接两镇惟一的大桥在地震中已经坍塌。马建清等搭乘当地惟一一艘只能容纳几个人的小渡船进入了南坝。

  灾后的南坝到处是触目惊心的惨状。马建清一边了解灾情,指挥抢救伤员,一边与部队取得联系,组织人员尽快在涪江上架设桥梁。马建清带领大家克服了江水湍急、建材短缺等困难,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倒塌房屋的木材、水泥块、山上竹竿等,一直工作到深夜终于在湍急的河水中架设了一座“生命桥”。救灾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运进南坝,伤员、受灾群众也顺利转移出去。

  灾区的夜晚,通讯中断,电力毁坏、四周一片漆黑,如诉如泣的小雨使所有的人陡增寒意。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和辛苦工作,马建清一行终于可以在涪江岸上的一个帐篷边歇歇脚,有的人席地而卧打个盹,有的人靠着一块石头低头不语,而他们身边就是地震遇难同胞的尸体。

  此后的6天,马建清一直在平武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在6天时间里,马建清有两天两夜没合过眼,有4天没洗一次脸、没有刷一次牙、没有吃一口菜、没有刮一次胡须,每天的伙食就是啃干方便面。

  马建清说,这种时候正是考验一个党员干部的时候,为了灾区群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