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广西临桂县黄沙乡:发展竹木深加工促受灾竹木增值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伍碧飞 李桂庆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13日 阅读: 字体:【】 【

  “一棵树,从枝到杈,从干到根,在我们这里都将被充分利用,并增值。较完整的产业链,使我乡的受灾竹木加工利用率提高到了最大值。”5月3日,在广西临桂县黄沙瑶族乡顺发竹木加工厂,乡党委书记陈彦如是说。今年以来,黄沙瑶族乡通过大力发展竹木深加工这一特色产业,实现了受灾竹木及其边角废料的增值。据统计,1—4月,该乡完成竹木产品工业总产值1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8万元。

  黄沙瑶族乡是临桂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由于地处海拔较高,今年森林资源遭受了整体性和毁灭性的灾难,林业受灾面积22万亩,直接损失7000多万元。为提高受灾竹木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乡政府因势利导,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利用民间资本,新建和扩建了鸿发、顺发、瑞发等竹木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以当地的受灾竹木为原材料,开发出胶合板、筷胚、凉席胚、木制工艺品等系列产品。这些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种竹户和种棕户成立了以加工制作竹扫把和棕扫把为主的山力公司。目前,该乡翻水、黄沙村委有160多户农户从事竹扫把和棕扫把加工这一行业。为拓宽销售市场,该乡还组建了一支以翻水村党支部书记李胜富为负责人的销售队伍,在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市建立了10多个销售网点。今年第一季度,该乡已售出竹扫把和棕扫把90多万把,创收230多万元。竹木断了,利用率会很低,从而造成大量边角废料。但在该乡完整的产业链背后,有这样一个清晰的增值“路线图”,就连废弃的短、缺、边头边尾的圆木、木板、竹片等,也成为黄沙顺发厂等一些企业的“香饽饽”,这些企业专门收集一些边角废料,切削成片卖给造纸厂。据统计,仅此一项,今年该乡就从竹木“垃圾”中捡回369万元。与此同时,该乡还充分发挥当地边角废料多的优势,从南方食用菌科研所请专家来到瑶寨,引导村民开展利用边角废料进行春季袋料香菇段木栽培和人造菇木栽培。截至目前,该乡楠木坪村、罗江村80%的农户均种植食用菌,预计仅这一项,这些村人均可增收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