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浙江庆元:精细管理 竹林收益提高10倍

来源:丽水日报 作者:吴家真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13日 阅读: 字体:【】 【

    每亩竹林收益从过去不到200元提高到2800多元。这是近日笔者在浙江庆元县黄田镇垄村毛竹经营示范户沈开生的4.75亩示范基地了解到的情况。

  “以前,毛竹山的平均每亩收益只在200元左右,从2004年开始进行竹林基地示范,面积是4.75亩,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的集约管理,收益一下子提高了。”  沈开生翻开了一本笔记本,上面记载着近年来毛竹高效示范基地的每笔收入,其中,2006年冬笋收入1230元,春笋收入1400元,毛竹收入8820元,合计11380元,平均每亩收入2410.53元。而到了2007年,冬笋收入2635元,春笋收入1622.4元,毛竹收入9200元,平均每亩收入2833.14元。“截至目前,今年仅春笋一项收入就达2485元。”沈开生这样介绍。

  在沈开生的示范基地,笔者看到,那一株株连片的毛竹青翠挺拔,脚下的土地,则刚刚被翻新过,那些破土而出的春笋,有的已经长到2米多高,而有的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笔者还发现,示范基地里,有无数条水平带似的小沟壑,每条间隔不到3米。沈开生说,“这是毛竹高效示范基地的一种管理手段,叫‘沟施’,每年在春笋过后和挖冬笋前,在不同水平位置挖出20厘米深沟,并在上面实行施肥,使用毛竹专用复合肥。”据沈开生介绍,除了沟施外,高效毛竹示范基地建设,还要及时对竹林地进行全面深翻、清理竹林内的树桩,在竹林地建造了灌溉水池,做到适时灌溉,合理挖笋,合理留竹。“其实,毛竹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依靠科学、勤劳管理,每个人都能做到。”

  在他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下,全镇竹农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水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前的“要我经营”转变为“我要经营”, 从以前的粗放经营到现在的集约经营,竹农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去年沈开生被推荐为庆元县林业系统唯一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