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往年暖冬笋价暴跌 今朝暴雪笋农开颜
1月中旬以来的几场大到暴雪导致许多地方受灾严重,但浙江省德清县10多万亩早园笋却“因祸得福”,打了“翻身仗”。
正月初七早晨,德清县笋农沈虎林和家人在乾元镇城北村的竹林里拨开积雪挖掘用砻糠覆盖的孵笋。10时许,贩运户如约上山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通吃”沈虎林刚掘来的160多公斤的孵笋,其每公斤的价格竟比去年同期涨了11元。
原来,2006年我国平均气温9.92℃,成为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暖年”,成了早园笋争先恐后提前出生的“罪魁祸首”。去年2月24日,也是农历正月初七,由于暖冬导致孵笋在短时间内集中疯长,供远大于求,致使每公斤约4到5株早园笋的批发价由2006年同期的十二三元暴跌至仅3元左右,亏本的德清县广大笋农叫苦连天。此后,当地政府及时出台保护价敞收春笋,避免笋农出现大额经济损失。
自从今年飘起大到暴雪以来,德清县林业局和德清县个民协会等及时向笋农传授相关的护笋技术和市场信息,为笋农丰收和增加收入保驾护航。沈虎林笑呵呵地说,今年气温低,加上4场暴雪抑制了孵笋和自然笋的生长,自然笋估计要20天后才会大量上市,物以稀为贵,新笋自然可以卖个好价钱了。
今年的出笋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很多,笋农是否有利可图?沈虎林仔细核算后告诉笔者,今年,该县的许多笋农由去年的亏本转为盈利。到目前为止,他的10亩竹林除去成本已净赚1万多元,卖完全部春笋估计可净赚5万元以上。
正月初七早晨,德清县笋农沈虎林和家人在乾元镇城北村的竹林里拨开积雪挖掘用砻糠覆盖的孵笋。10时许,贩运户如约上山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通吃”沈虎林刚掘来的160多公斤的孵笋,其每公斤的价格竟比去年同期涨了11元。
原来,2006年我国平均气温9.92℃,成为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暖年”,成了早园笋争先恐后提前出生的“罪魁祸首”。去年2月24日,也是农历正月初七,由于暖冬导致孵笋在短时间内集中疯长,供远大于求,致使每公斤约4到5株早园笋的批发价由2006年同期的十二三元暴跌至仅3元左右,亏本的德清县广大笋农叫苦连天。此后,当地政府及时出台保护价敞收春笋,避免笋农出现大额经济损失。
自从今年飘起大到暴雪以来,德清县林业局和德清县个民协会等及时向笋农传授相关的护笋技术和市场信息,为笋农丰收和增加收入保驾护航。沈虎林笑呵呵地说,今年气温低,加上4场暴雪抑制了孵笋和自然笋的生长,自然笋估计要20天后才会大量上市,物以稀为贵,新笋自然可以卖个好价钱了。
今年的出笋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很多,笋农是否有利可图?沈虎林仔细核算后告诉笔者,今年,该县的许多笋农由去年的亏本转为盈利。到目前为止,他的10亩竹林除去成本已净赚1万多元,卖完全部春笋估计可净赚5万元以上。
上一篇:让竹农收入像毛竹一样节节升高[ 02-19 ]
下一篇:江西崇义县:“有竹笋,竹农就有希望!”[ 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