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浙江遂昌建设首家综合竹炭产业园区
有关专家在遂昌竹炭厂考察。
本报讯 记者李瑞林 通讯员翁益明报道 浙江省遂昌县加强竹炭有形园区和市场建设,打造“遂昌竹炭”品牌,继“遂昌竹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竹炭产业基地”认定后,遂昌加紧建设全国首家综合竹炭产业园区,创建全国首个集竹炭生产、产品研发、应用展示、竹炭文化、商贸流通、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竹炭产业园区。
遂昌筑窑烧炭,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遂昌炭业的兴起,渊于唐宋,盛于明清,延续至今。20世纪80年代,遂昌农民利用当地阔叶林资源烧制白炭,以其致密、比重大、燃烧时间长的特点曾一度畅销日本、东南亚地区。1995年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遂昌炭商在了解到日本正在研制开发竹炭系列产品的信息,开始潜心钻研竹炭的烧制方法,于1996年成功烧制出适合日本、韩国市场需求的系列竹炭产品。
遂昌县委、县政府把竹炭作为特色产业,扶优扶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先生担任遂昌县政府顾问,逐年加大扶持力度,精心培育,逐步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基地—企业加工—科研开发”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遂昌竹炭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截至去年底,遂昌竹炭业已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实现产值2.08亿元。
从产业培育到文化和品牌建设,“遂昌竹炭”赢得了市场,扩大了认知度和美誉度。2000年11月,浙江省林业厅授予遂昌县“竹炭之乡”称号,成为国内惟一由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的“竹炭之乡”。2005年5月,经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普查评定专家组确定“遂昌竹炭制品”为国家五级(极品级)旅游资源单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6年第193号公告,批准从2006年12月26日起对遂昌竹炭实施地理标志保护。2007年5月,中国竹产业协会组成专家组对遂昌县申报“中国竹炭产业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遂昌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竹炭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一致同意推荐遂昌县为“中国竹炭产业基地”。
从竹炭之乡到中国竹炭产业基地,遂昌县委、县政府加快了竹炭产业园区建设,启动了占地300余亩的上江竹炭产业区块建设,打造成国内最大竹炭制品生产科研基地和产品贸易、产品展示、信息交流中心。据了解,整个产业区块包括生产基地,目前有5个企业已动工兴建,7个企业完成前期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前期准备工作;炭博物馆,分为炭祖馆区、炭工具展区、炭制品展区、炭应用展区、炭产品研发检验区、炭产品销售区等7个功能区块;金石门渡假村,渡假村内从床垫、沐浴液、香皂等室内用品到污水处理,都将充分展示、应用竹炭产业的科技成果。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集竹炭生产、产品研发、应用展示、竹炭文化、商贸流通、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竹炭产业园区。
地处浙江西南的遂昌县,境内拥有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遂昌国家森林公园、联合国摄影基地“南尖岩”、中华第一飞瀑“神龙谷飞瀑”,曾被明代伟大剧作家汤显祖誉为“仙县”,是中国竹炭之乡、中国菊米之乡、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