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一双筷子卖到300元 泰顺发展精品竹筷农户受益多
温州网讯 本月,泰顺县司前竹制餐具厂的两集装箱筷子,被运往欧美地区。这些筷子不单是被华人华侨当成餐具,其中大部分因其精湛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成为当地妇女头上的饰品。据该厂董事长严汉荣介绍,这些筷子中的极品,在当地市场最高售价每双300元人民币。
一双小竹筷,经过不断的花样翻新,产生的一组数据令人咋舌:该厂生产的筷子,有2500个不同的类别;以毛竹为主要原料,去年该厂光筷子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00多万元。
司前竹制餐具厂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生产一次性筷子为主。从2001年注册“利众”商标之后,该厂把重点放到了提升产品附加值上。该厂通过技术引入和自身不断研发,在短时间里掌握了竹筷雕刻、镶金等核心技术,同时通过与台湾等地筷子加工企业的信息沟通与营销嫁接,该厂的筷子产业越做越大,产品不仅销往国内的30多个城市,同时还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美地区,筷子的功能正发生变化,当地经销商更加注重筷子的装饰价值,该厂抓住这个商机,在装饰性筷子的研发上投入更多力量,并使装饰性筷子的产值比重逐年递增。如今,高能耗的“一次性”竹筷被逐渐淘汰后,取而代之的各类精品竹筷纷纷亮相。筷子巨大销售市场的形成,带动了当地毛竹价格的快速攀升,使当地竹农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该厂在周边的黄桥、竹里、峰文等经济欠发达乡,设立了松散型的半成品加工点100多个,并与农民签订保护价收购半成品订单。去年共收购半成品总值2400多万元,竹农也改变了原先一根根卖毛竹的习惯,经过粗加工后将半成品直接卖给该厂,与出售原竹相比,竹农在半成品的销售上,可以增加收入3倍至5倍。目前,该厂已联结毛竹基地7万多亩,有5300多户竹农直接受益。
上一篇:小竹尾做成致富大生意[ 05-25 ]
下一篇:依靠科技力量发展竹产业———湖南省桃江县采访记[ 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