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福建徐地村:卖笋也“招标”
如今在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徐地村,村民卖春笋也要招标。3月31日下午3点多,笔者在徐地村村口收笋点看到,这里一片热闹景象,几家流通户在村干部主持、村民代表监督下,正在竞相出价竞投当天收笋最高价。竞投结果来自本村的村民李显丰,在4家竞争出价中以每公斤0.8元价格获得当天全村收笋的独家经营权。据了解,这天该村笋价比附近村最低价高出0.1元。
过去,笋贩为减少市场风险,都一致“平价”收购,由此造成“虚价”———流通户收购贩笋利润空间偏大,而笋农种竹卖笋利润相对减少,增产却不增收。为维护笋农利益,确保春笋交易公平公正,今年徐地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提议,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决定每天春笋卖价由村委会主持公开招标,由出最高价格者中标,获得当天独家收购权,收购当天全村春笋。收笋帮工实行“劳务派遣制”,收笋过秤、记账、修切、搬运、装袋等帮工人员由村委会派遣,用工人员工资由中标者支付。村委会定人协助收购,有效地做到收笋过程全程跟踪监督,防止中标流通户为弥补竞价收笋利润减少而短斤少两、笋质笋状要求苛刻、过分修切。这一新方式实施后,笋价明显上升,笋农收入增加,提高了种笋经济效益,受到村民的欢迎和称赞。而笋贩虽收笋价高了,成本多了,但由于是独家经营,收笋量大,总体上利润不少。
该村村委会主任林英锐介绍,笋价招标已实行近一个月。竞投收笋前期笋价每公斤比其它未投标的临近乡村高出0.2~0.3元。因为卖价高,有的邻村笋农也将笋运到徐地村卖。目前全村一天出产春笋4万公斤,按每公斤多4分钱算,村民一天就要多收入1500多元。
过去,笋贩为减少市场风险,都一致“平价”收购,由此造成“虚价”———流通户收购贩笋利润空间偏大,而笋农种竹卖笋利润相对减少,增产却不增收。为维护笋农利益,确保春笋交易公平公正,今年徐地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提议,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决定每天春笋卖价由村委会主持公开招标,由出最高价格者中标,获得当天独家收购权,收购当天全村春笋。收笋帮工实行“劳务派遣制”,收笋过秤、记账、修切、搬运、装袋等帮工人员由村委会派遣,用工人员工资由中标者支付。村委会定人协助收购,有效地做到收笋过程全程跟踪监督,防止中标流通户为弥补竞价收笋利润减少而短斤少两、笋质笋状要求苛刻、过分修切。这一新方式实施后,笋价明显上升,笋农收入增加,提高了种笋经济效益,受到村民的欢迎和称赞。而笋贩虽收笋价高了,成本多了,但由于是独家经营,收笋量大,总体上利润不少。
该村村委会主任林英锐介绍,笋价招标已实行近一个月。竞投收笋前期笋价每公斤比其它未投标的临近乡村高出0.2~0.3元。因为卖价高,有的邻村笋农也将笋运到徐地村卖。目前全村一天出产春笋4万公斤,按每公斤多4分钱算,村民一天就要多收入1500多元。
上一篇:江西省加强竹类技术推广[ 05-22 ]
下一篇:四川乐山严查“磺”笋 保障食品安全[ 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