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专家到青海考察普氏原羚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4日 阅读: 字体:【】 【
为了进一步拯救这一珍稀独特的物种,为今后大规模开展相应的保护拯救工作做好准备,强化与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合作,解决普氏原羚面临的主要危机,10月11日—15日,青海省林业局邀请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首席野外科学家乔治·夏勒博士一行三人来青,深入环湖地区普氏原羚的主要分布区,就普氏原羚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商讨了双方下一步合作计划。
    普氏原羚作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和青海一带,目前仅分布在我省环湖地区,数量300只左右,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为加大对这一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力度,国家林业局将普氏原羚列入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急需拯救的十五个野生动物之一,青海省林业局也在普氏原羚野外种群调查、巡护监测、栖息地恢复扩大、野外救护和队伍建设以及项目申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夏勒博士一行提出四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在极少数区域内偷猎偶有发生,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巡查管护力度;二是围栏阻隔造成普氏原羚躲避天敌困难,觅食、饮水通道受限,生存环境减少,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受阻;三是草场超载使普氏原羚能够享有的草场越来越少,食物相对缺乏;四是狼的捕食造成普氏原羚生存、种群繁育威胁,应当科学控制狼的数量。
    10月17日,WCS专家和林业局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了普氏原羚保护工作,探讨了需要WCS予以支持的项目。双方就普氏原羚分布区开展GIS围栏分布和修改设计项目,为普氏原羚分布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制作宣传海报等三个合作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