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国际合作扩大 竞争实力增强

来源:国家林业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14日 阅读: 字体:【】 【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林业国际科技合作,“十五”期间,多次组织中国林业科技代表团,访问了20多个国家,受到不少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接见,同时接待许多外国部长级(或以上)代表团,提升了林业双边科技合作层次,拓宽了合作渠道,扩大了合作领域,增加了合作成果。
    林业国际合作成就喜人
    “十五”期间,巩固并积极拓展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50多个国际组织的林业科技合作交流关系,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1个、部门间合作协议16个、科研教学机构间科技合作协议40多个,60多人次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学术职务,获得林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20余项,项目总经费9000多万美元。通过开展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出版和发表了大量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增强了林业科研教学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林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林业科技消化吸收创新实现飞跃
    “十五”期间,共实施林业“948”项目344项,中央财政投入2.1845亿元,项目数量比“九五”增长125%,项目经费增长18.72%。技术引进经过消化、吸收、创新、示范和推广,达到了“建立平台、打造基地、培养人才、促进交流、缩短差距”的目的。
    通过“948”项目的实施,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乔、灌、草、花卉等近210种3500多个品种、种源或家系,营造种质资源圃3000亩、试验示范林10万余亩、技术推广林近500万亩,初步建立起比较丰富的改良我国林业植物资源的基因材料平台;实施28个“948”创新与示范项目,申请专利18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0多个,基本建立起我国林业的技术和理论创新平台;通过出国培训考察和聘请外国专家指导,打造了一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科技人才队伍。
    中国—GEF伙伴关系日益巩固
    中国政府与全球环境基金会(GEF)于2002年达成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合作的共识及具体行动,即中国—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这是GEF在全球与成员国政府达成的第一个伙伴关系,执行期10年(2002年~2012年),旨在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对西部地区的土地退化进行防治。
    2004年7月,“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2006年7月,项目评估组对伙伴关系及能力建设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
    为表彰环发大会10年来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以及为该伙伴关系所做的特殊贡献,2002年6月,全球环境基金授予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泽慧2002年度“全球环境领导奖”。
    引进国外先进智力和管理技术
    “十五”期间,共执行智力引进项目131项,引进各类林业专家193人次,实施引智推广项目41项。引进国外林业专家成就突出,先后有3位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分别为日本专家神足胜浩、秋山智英和德国专家赫尔玛。派出智力引进项目培训团28个、中长期培训计划2个,培训人员562人次;建立引智示范基地4个,引进优质高产产业化树种及相应的培育技术50多个,各基地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之光”称号。
    提升中国林业科技国际地位
    “十五”期间,我国共主办、承办和协办了50余次层次较高、规模较大、影响重要的专业性林业国际会议,增进了林业国际科技学术交流,提升了中国林业科技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的外交工作作出了贡献。
    2001年7月,国家林业局等主办的亚欧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向会议发来贺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贵阳宣言》。
    2004年11月,国家林业局等在苏州和北京举办首届亚欧城市林业研讨会,会议被2004年亚欧会议高官会议、外长会议和首脑会议确定为2004年亚欧会议重要活动之一,会议通过了《推动亚欧城市林业发展的倡议》。(中国绿色时报 200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