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十一五”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论证

来源:国家林业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15日 阅读: 字体:【】 【
      8月4日,国家林业局农发办在北京国林宾馆召开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十一五”规划》评审会。来自中国林科院、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及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的20多位专家参加了评审会议,对《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十一五”规划》进行了评审论证。
     会上,评审组在听取了编制单位对《规划》编制背景、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等内容的介绍,一致认为:《规划》充分总结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特点、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客观分析了建设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区域以及具体任务,指导思想正确、论证充分、分析透彻、目标明确,布局与建设重点符合国家农发资金投入政策和主要扶持方向,符合林业“十一五”建设需要,对指导“十一五”期间农发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数据翔实,投资估算可信、效益分析符合实际,保障措施得力,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后,与会专家一致建议该《规划》应尽快印发,并付诸实施。
     “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经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注重速度、质量、效益的统筹协调,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创新机制,强化指导,以重点地区生态建设、村屯绿化美化和发展名优经济林花卉为重点,加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优质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早日实现。
     发展目标:到2010年末,通过长防林建设、太行山绿化、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使项目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原生林草植被得以恢复,现有森林和自然资源得以保护,土地生产能力和产出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风沙干旱等危害明显减少,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和草灌面积约1300万亩,项目区林草覆盖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通过名特优经济林、花卉、竹产业开发与建设,全面提高林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加名优经济林产品比例和特色林产品种类,净增林产品供给量80万吨,通过引导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农民年均纯收入稳步提高,确保农作物增产20%以上;积极推进农发林业项目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村绿化美化和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
     林业生态建设重点
     长江中游流域“两湖两库”区(即:鄱阳湖区、洞庭湖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区造林绿化、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科尔沁和毛乌素沙地治理、阿拉善周边地区沙地治理、黔桂滇川石漠化治理、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准嘎尔盆地南缘以及艾比湖周边治理、西藏日喀则年楚河流域及周边高原植被恢复。这些区域是我国生态状况极度脆弱、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人口密集、农业生产任务十分繁重的地区,需要在本规划期内重点投资、加快治理,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取得重大突破。
    名优经济林花卉建设示范项目重点
     名优经济林基地以6个产业带(区)建设为主:一是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热带与亚热带水果经济林产业带;二是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为重点的中原及黄河沿线干鲜果品经济林产业带;三是四川、重庆、云南等长江中上游干果经济林产业带;四是以新疆、宁夏为主的西北干旱绿洲特色经济林带;五是湖南、江西、湖北、广西、贵州、安徽等中南部木本油料经济林产业带;六是西藏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六盘山、秦岭、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黄山、天目山、武夷山、庐山等重点山区特色木本药材经济林区。同时,要兼顾发展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特色经济林产品,形成产业发展的亮点和后发优势,如东北地区的果材兼用红松、小范围分布或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但市场潜力很大的地方特有品种。
     花卉示范基地以3个类型的产业区建设为主:一是广东、福建、北京、上海、云南、天津、河北、江苏、安徽等盆花、盆景基地;二是云南、广东、海南、福建、辽宁等鲜切花切叶基地;三是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江西、福建等观赏苗木基地。这些省份的花卉产业各具特色,示范带动作用极为强大。
     1个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省为重点,积极扶持竹林基地建设以及竹林种植大户。
     “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扶持30-40个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以经济林、花卉、竹林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和吸收当地群众加快产品的转化加工和致富。这是“十一五”期间农发资金扶持林业产业发展的新兴领域。
     同时,针对农发林业项目建设重点区域,结合林业生态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需要与可行,依据自然地理区域的不同、环境气候类型的差异,以及地方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与特点,开展林业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1000个林业生态文明示范村,设置几种不同的示范村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