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青海:海南之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中国林业网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5日 阅读: 字体:【】 【
  冬季似乎格外钟情青海湖以南的这片土地。春天的脚步早已踏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却依旧从尚未消融的积雪、迎面而来的阵阵寒风中嗅到冬姑娘的味道。即便如此,道路两旁的树梢上渐渐显露的嫩芽,远看近却无的草原绿意已经捎来了春天的口信……
  让最需要绿色的地方 先绿起来
  “塔拉”是蒙古语,意为平原或滩地。塔拉滩从远处看,呈三个台阶形,于是有了一塔拉、二塔拉、三塔拉。塔拉滩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9.5万公顷,土地广袤而干旱,黄河路经此地。
  塔拉滩之所以闻名,源于这里的荒漠化,它是三江源区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生态脆弱区。资料显示,2000年前后,大风一刮,塔拉滩附近的公路上就会沉积30多公分厚的黄沙,每年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有3131万立方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4600万元。
  塔拉滩是生态治理的一个“硬骨头”。
  “这苗子你得往中间放,太靠近沙障,一浇水容易把沙障冲垮了……”近日,在一塔拉见到共和县林业局林业站主任郭增鸿时,他正忙碌在治沙现场。“这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中的人工造林项目,目标任务是1333.33公顷。”
  对于塔拉滩而言,种一棵树并不容易。
  “有些地方沙化严重,只能就地取材,用土覆盖沙面,做好沙障再进行植树。要不然今年种下了,明天你再来看,早就吹跑了。”郭增鸿一边比划,一边告诉记者:“几年前,我们琢磨出水钻造林的办法后,就能确保树苗在潮湿的深沙里生根,这样一来,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在海南州,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除了塔拉滩,还有一个地方。
  贵南县是青海省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广,沙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示范县。多年来,贵南县将黄沙头及木格滩周边治沙造林列入全县沙漠化治理的重点区域和头等大事,连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示范区、退耕还林、三江源生态工程等一大批生态骨干工程,有效减少了风沙灾害天气,减缓了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的速度,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据了解,今年,贵南县继续坚持以龙羊峡库区、木格滩、黄沙头、多什则沟等重度沙化地区治沙造林为主,以城镇、村庄、寺院、校区、庭院、公路沿线造林绿化等为辅助,以加快建设沙漠公园、湿地公园、县城北山坡治理、黄沙头治沙巡护站、龙羊库区生态治理、黄沙头沙地万亩生态经济林建设等为亮点,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精心打造一批重点亮点工程,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城乡品位。
  让老百姓身边 先绿起来
  “这个坑深度不太够,再往下挖一点,把树苗扶正就可以填土了,培土七八分满,最后还要用脚踩实,这样才能把树苗固定住,树苗根部与土壤接触后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在兴海县植树现场,林业局的技术人员耐心地指导大家如何科学植树,围过来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记住“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细节。不一会儿,参加义务植树的干部职工、武警官兵与学生们纷纷挽起衣袖、铲土填坑、挥锹培土……整个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过去的这十几天里,这样的场景在兴海县兴同公路绿化带、28公里绿化带、桑当路绿化带、县城主要小区绿化带等区域随处可见。参加义务植树的李生荣说:“能够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社会实践阅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植树带来的快乐,增强大家植树造林的绿化意识。”
  近年来,兴海县不断增加绿化造林面积,县城绿化面积实现了“十二五”时期9%提高到“十三五”初期达到13%的目标任务。2017年根据林业发展计划,该县累计投资890.3万元,栽植各类苗木50余万株。
  对于同德县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4月,和其他各县一样,同德的大街小巷也都能看到植树人的身影,一场又一场的植树造林活动让“打造生态同德,建设绿色家园”的念头在同德人脑海中愈加坚定。
  “今年同德县计划完成植树造林面积为80公顷,包括城镇新区绿化,村庄、河道、校园和街道绿化,预备各类苗木30万株。”同德县环保林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2020年末,全县将新增森林资源面积16666.67公顷,使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2.07%提高到16.7%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8%以上,完成退耕还林工程7333.33公顷,三北防护林建设2333.33公顷,管护天然林面积70100公顷。”
  让老百姓获得 更多“绿色福利”
  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当地的农牧民群众。
  一直以来,共和县龙羊峡镇阿乙亥村阿乙亥河周边经常会因为大雨天气发生洪涝等自然灾害,河道两边的环境十分脆弱。去年4月,共和县环保林业局的人工造林项目在龙羊峡镇阿乙亥村实施,在阿乙亥河附近种下了近5公顷的树,通过人工造林的方式建起这两道绿色屏障,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种树好啊,村子里的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畅快,种树国家还有补贴,村里人造林的兴头越来越大。”村民多巴高兴地说道。
  其实,对于不少百姓来说,植树造林并非只有保护生态这样一个好处,每年这个季节,植树造林都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个务工的好去处。
  “种完地在家也是闲着,我就到县城栽树来了。一方面能挣点零花钱,一方面也是保护环境,这是一件好事。”今年49岁的张福军是共和县龙羊峡镇后菊花村的村民,每年春耕之后,他都会带着妻子和儿子到县城跟着承包绿化城镇的老板打工,平均每天能挣到120元钱。他说:“攒点钱,在新盖的房子里添置一些新家具,开始准备给儿子娶媳妇……”老张说笑着。
  共和县的人工造林项目区,都位于塔拉滩腹地的沙珠玉乡和廿地乡。在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防风固沙的同时,也加快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赵战录是共和县恰卜恰镇下塔迈村的一位土地承包户。6年前,他发现当地的土质比较适合种植枸杞,试种之后,因为经济效益不错便开始扩大了种植面积。
  “以前我们村子附近都是荒滩,自从种植枸杞后,防风固沙的效果不错,而且还有不少村民来我这里打工,平均下来,一个人一个月能拿到3600元左右。”赵战录笑着对记者说:“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我承包了4466.67公顷地,种植枸杞1186.67公顷,剩余的近3333公顷地为了防风固沙全部种了植被。”
  几年前,每到这个时候,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村民史振君就有些发愁,没有一技之长,不知去哪打工挣钱。
  2015年,县上的植树造林活动开始,如今,他不仅当上了“师傅”,还成了负责技术的指导员。
  “现在一个月能领到6千元的工资,比我去其他地方打工强多了!”史振君一边通过对讲机和同事对话,一边笑着告诉记者,而仅仅在一塔拉的植树点,像他一样的当地农民工就有120人,大部分人每天的收入都能达到130元左右。
  近年来,我们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立州’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去年全州完成人工造林8050公顷,封山育林26000公顷,封沙育草4666.67公顷,森林抚育1333.33公顷,新农村村庄绿化17个,全民义务植树260万株,城镇绿化537公顷。海南州林业局综合科科长安正文说:“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人工造林6666.67公顷、封山育林13333.33公顷、新农村村庄绿化20个、全民义务植树260万株。”(记者 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