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云南省白恩培书记要求以新的举措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7月17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白恩培同志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以新的举措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他强调说,集体林权问题是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全省天然林多、人工林少,公益林多、用材林少,分散经营面大、规模化经营少等矛盾仍然存在;一些地方集体林底数不清、权属不明,山林纠纷不断的问题亟待解决;改革从试点、全面推开到检查验收的周期长、后续巩固稳定工作量大面广,使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为突出。如果处理不好放与管的关系、长与短的关系、绿与富的关系,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使林业发展形势逆转、损害农村改革大局的重大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思路,以新的举措推进这项改革。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林业领域的延伸,又是林业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牵一发而动全局,仅靠林业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要使这项改革顺利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广大林区群众要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尽快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特别是要尽快修改完善下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加强对各地改革的引导。建立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精心开展工作,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改革要求,分解成具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在人、财、物上给予保证,省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各级财政也要筹措必要的经费。要组织专门人员,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干部培训工作,把林改政策作为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改革的进展情况,争取明年适当时候再召开一次会议,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坚持分类指导。全省林区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中,要在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部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地不同的森林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依据社情民意、村情林情,分类推进改革,千万不要搞一刀切。要坚持因地、因村、因林制宜,制定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区别国有林与集体林、公益林与商品林、自留山与责任山、林农与企业等不同情况,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特别要注重处理好天然林中的商品林、自然保护区中的人工林、国有林中的插花集体林等复杂情况,实行不同的改革办法,通过扎实的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林农的利益,充分调动林农的积极性。
第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林业发展,不仅要靠政策和法律支持,也要靠科技和投入支撑。近年来,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政府不行,完全靠经营者自筹也有困难,根本的还是要依靠金融部门支持和社会参与。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业主自筹、金融支持、多元投入的林业投融资机制。特别要把加强银林合作,构建林业信贷平台,作为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探索开展以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担保等为主要形式的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化解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
第四,抓好改革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关联度高的重大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先行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后,再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分步推进。从今年开始,全省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林区开展试点工作,明年要全面推开,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从省内和省外经验看,试点工作要把握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确权发证、建章立制、检查验收等五个环节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程序操作,扎扎实实工作,及时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制定新措施,解决新问题,才能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林业领域的延伸,又是林业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牵一发而动全局,仅靠林业部门的力量难以完成。要使这项改革顺利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广大林区群众要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尽快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特别是要尽快修改完善下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组织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加强对各地改革的引导。建立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精心开展工作,切实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改革要求,分解成具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在人、财、物上给予保证,省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各级财政也要筹措必要的经费。要组织专门人员,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干部培训工作,把林改政策作为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改革的进展情况,争取明年适当时候再召开一次会议,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坚持分类指导。全省林区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中,要在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部署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地不同的森林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依据社情民意、村情林情,分类推进改革,千万不要搞一刀切。要坚持因地、因村、因林制宜,制定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区别国有林与集体林、公益林与商品林、自留山与责任山、林农与企业等不同情况,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特别要注重处理好天然林中的商品林、自然保护区中的人工林、国有林中的插花集体林等复杂情况,实行不同的改革办法,通过扎实的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林农的利益,充分调动林农的积极性。
第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林业发展,不仅要靠政策和法律支持,也要靠科技和投入支撑。近年来,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政府不行,完全靠经营者自筹也有困难,根本的还是要依靠金融部门支持和社会参与。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林业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业主自筹、金融支持、多元投入的林业投融资机制。特别要把加强银林合作,构建林业信贷平台,作为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环节来抓,积极探索开展以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担保等为主要形式的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化解林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
第四,抓好改革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关联度高的重大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先行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后,再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分步推进。从今年开始,全省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林区开展试点工作,明年要全面推开,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要认真加以总结。从省内和省外经验看,试点工作要把握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确权发证、建章立制、检查验收等五个环节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程序操作,扎扎实实工作,及时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制定新措施,解决新问题,才能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上一篇:森林公安局开展警务训练全面提高机关民警基本功[ 07-24 ]
下一篇:福州专员办对破坏湿地案件进行现场督办[ 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