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创新引领智能生活

来源:不详 作者: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7日 阅读: 字体:【】 【
家电传感花样多
    在智能产品链中,智能手机已不单单是一款通信工具,而是通过Wi—Fi与其他家电实现连通,冰箱、空调、电视乃至门禁都可以接受“指挥”。例如,客厅里的电视机接收到了来自另一个楼层干洗机的信息,就通过荧屏“告诉”主人,“尽管设定时间已过,但某件衣服仍然未干”。这时,主人不用离开沙发,便可以通过电视“指示”干洗机继续工作10分钟。
    索尼移动部门负责人史蒂夫·沃克在展会期间告诉人民日报记者,如今可以通过新技术,将索尼移动设备与索尼电视机、扬声器等产品连结,让用户享受到更佳的智能效果。
    传统产品也通过新技术应用融入智能生活。
    CTA数码公司将便壶与苹果的平板电脑iPad相连,推出了训练儿童上厕所的智能便壶。
    佳能公司把传统数码相机在智能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搬上了展厅里的小舞台:在一出情景剧里,一对情侣用三脚架上的单反数码相机拍照后,原地未动的姑娘便通过手中的智能手机收到了合影,她立即把照片传到远方亲戚的打印机上,亲戚一边惊喜地看着清晰的照片,一边发邮件让他们多拍些照片……
    展会上, 还可以看到传感器的应用加快了步伐。
    一家法国公司将感应器安装到餐叉上。如果用户吃的太多或者进食太快,这款智能化的“快乐叉子”就会开始震动,并发出警报声,提醒用户注意控制热量,防止暴饮暴食。
    一些公司推出的心律监控仪、跑步机等健康设备,大举应用了人体传感技术,有的公司甚至还开发出眼球追踪显示屏光标的新奇创意。比如,三星公司推出的智能电视便拥有识别观众姿势的功能,用户可以对着屏幕隔空下达指令,省却了遥控器。
    据市场研究和分析机构“国际数据信息”预测,市场上通过Wi—Fi信号收发指令的智能家电将从2011年的超过18亿台,上升到2015年的近40亿台,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
    目前,在各种与互联网相连的家电产品中,普遍采用的是谷歌开发的安卓操作系统。“国际数据信息”分析员艾尔·希尔华表示,这种趋势显示安卓系统正在抢占更多市场。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苹果公司有可能在今后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或新产品发布会上采用反制措施,操作系统大战将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延伸到智能家电领域。
    平板电脑“纸张化”
    与智能手机显示屏越来越大相反,廉价和小巧的平板电脑成为今年展会上的主流,产品大多在7英寸至10英寸之间,分辨率一般保持在1280×800像素以上,主流平板则达到了1920×1200像素,乃至更高的分辨率。价格大幅降低,显示市场已不再青睐毫无特色、价格高昂、性能普通的“老式”平板电脑,而价格便宜、硬件强大的“小平板”正成为新宠。
    很多展商为平板电脑搭配了键盘,为笔记本电脑增加了触屏功能,因此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出现了融合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功能的混合型电脑。
    展会上还出现了“纸平板”。英特尔公司联合了加拿大皇后大学和英国塑胶逻辑(Plastic Logic)公司,推出了“纸平板”电脑“PaperTab”,采用尺寸为10.7英寸、可弯曲的塑胶屏幕,触摸起来就像纸张一样轻薄。这种新型平板电脑,彻底颠覆了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中处理不同文件或浏览不同页面时须打开多个窗口的模式,而是通过多个PaperTab处理不同命令,比如用户可以拿一“张”PaperTab撰写电子邮件,另一“张”浏览照片,然后用前者触碰后者,照片便可以成为电子邮件附件。
    英特尔自信地表示,这种新技术可以取代传统屏幕。今后5到10年的时间,无论是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还是平板电脑,在屏幕的外观和触感上都会像这种可以轻易弯曲,但又不容易损坏的“纸平板”一样。
    手机变大了、平板变小了,这两种最受欢迎的智能产品相向而行的结果,使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诞生了“手机平板”这个新词汇。
    汽车也通互联网
    奥迪、福特、丰田等八大汽车制造商“集体”进军国际消费电子展,100多家企业展示了与智能汽车有关的产品与服务,比如更优质的信息系统、车载娱乐等。
    除了奥迪和丰田在展会前高调透露将推出配备感应器、嵌入式摄像头和卫星定位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外,其他公司发布的“联网汽车”同样大出风头。这些接入互联网的智能汽车可以更有效地监控汽车的性能、提高导航能力,并能够帮助司机对汽车进行必要的维护。
    此外,智能汽车与互联网相连后,还可以实现与智能手机同步,将更多的应用、语音控制和娱乐功能嵌合在仪表盘上。集成了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数据的奥迪多媒体交互系统,可以让驾乘者通过这个汽车的“中枢神经”,操控汽车里的每个电子设备。
    这迎合了消费者“多合一”的需求,体现了各电子产品“跨界”融合的行业趋势。
    电视冲顶“超高清”
    为了让人们在正常距离内观看超大荧屏电视能达到最佳收视效果,在今年的展会上,各家电视企业上演了一幕“解析度大战”。
    超高清电视拥有4倍于高清平板电视的解析度,也被称为4K电视。在海信、TCL、LG、康佳、索尼、夏普、三星等公司的展台上,随处可见大大的“4K”的字样,夏普更在展会上推出一台“8K”标准的超高清电视,达到3200万像素,即使站在屏幕前咫尺之遥的地方,仍然感觉不到像素点,吸引了许多来宾驻足欣赏,一些人还与之合影留念。
    除了超高清的智能电视外,松下公司还发布了一款4K分辨率、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的超高清平板电脑。
    不过,一些参展商也不讳言,目前仍有两大瓶颈制约着超高清电视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其一,由于超高清电视所需新型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至今仍然很低,使超高清电视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其二,现在还没有出现支持4K超高清电视的视频内容。超高清电视在短期内无法在市场上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厂家的高风险投入能否获得高额的回报,也成了一个未知数。
    手机竞逐大屏幕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在会展期间表示,消费者对电子技术的信心正在不断增加。无论从单个家庭拥有电子产品数量的增长,还是从对经济和行业的贡献来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已位居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之首,成为市场上增幅最快的电子产品。
    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展会上,各款新型智能手机的风格颇为类似,搭载安卓操作系统、四核处理器、1300万像素照相机和1080p的大屏手机扎堆亮相,5.0英寸、5.7英寸的显示屏规格不断刷新着屏幕的尺寸纪录,而华为Ascend Mate采用6.1英寸的屏幕,成为此次展会上最大的一款手机。
    智能手机的价格也在走向低廉。英特尔公司在展会期间针对廉价智能手机发布了一款新型的低能耗Atom处理器平台。据英特尔提供的数据,全球廉价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5亿台。
    在中高端的智能手机用户纷纷投入苹果iPhone和三星Galaxy系列机型怀抱的情况下,其他智能手机生产商不惜通过资产重组等“伤筋动骨”的调整,来挽回自家品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去年,索尼公司便以10.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中本来属于爱立信的一半股权,便属于这种模式。索尼高调发布了配备5英寸超高清屏幕、1300万像素摄影功能和具有防水效果的新款智能手机Xperia Z。据了解,索尼已与多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电信运营商签约,今年第一季度便会将Xperia Z推向全球市场。
    热展之后冷思考
    在今年的拉斯韦加斯,目光瞄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纷纷推出了最新产品,在有着国际消费电子领域“风向标”、国际电子产品贸易“立交桥”之称的消费电子展留下了自己靓丽的身影。联想携40余款新品参展,实现全新人机互动形式的智能桌面Horizon和高端旗舰智能手机K900成为主打产品;华为发布了号称“世界上屏幕最大的智能手机”;中兴通讯则推出了号称“最薄的四核智能手机”Grand S…… 在这场世界知名的消费类电子展上,同台亮相的还有海尔、长虹、海信、TCL等知名中国企业。
    但据笔者观察,尽管中国企业正在以矫健的步伐迈向国际市场,但在技术创新、参展模式等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有距离。
    中国的智能产品在大小、薄厚上投入了不小的气力,确实有拿得出手的创新和特色,但还没有走出同质竞争的旧路,不仅缺乏芯片、软件、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产品硬件工艺的竞争力上也有所不足,距离真正研发出足以甩开竞争对手的技术,推出具有市场引导性的产品,树立起富有魅力的品牌形象,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尽管海尔、中兴、华为等大型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本地化,展台上唱主角的解说员已由当地人士担任,展台的风格也越来越有国际特色,但从整体上来看,仍未有中国参展企业像三星、佳能等韩日企业那样举办大型主题展示会,与美国本土企业采取完全相同的方式推介自己的产品、理念和品牌。此外,中国企业在展台规模上虽有很大进步,但仍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差距。
    在参展技术方面,中国企业还需要努力向更高水平看齐。比如,一些国际企业看到记者对本公司的产品较有兴趣,会用专门的扫描仪在记者胸卡的条形码上轻扫一下,记者的姓名、头衔、邮箱等信息便自动输入系统,今后可以向记者发送更多的企业信息,许多国际企业还把宣传内容微缩进条码,记者用手机一扫便可将材料“打包带走”,而尚未见到中国企业采用这些“智能展会”技术。
    观点
    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IT产品消费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过去,互联网终端设备是强调配置和速度的生产工具,传统的个人电脑唱主角。现在,互联网终端设备越来越注重“硬件+软件+应用服务”三位一体的用户体验,形态也从“鼠标/键盘+屏幕”,延展到了触控式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多方式遥控形态的智能电视等丰富多彩的新形态。一个全新的“PC+”时代已经到来。联想集团一方面在积极开发创新形态的终端设备,同时也在努力推动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应用服务的“端到端”的整合,为用户创造最佳的使用体验。
    加里·夏皮罗(美国消费电子协会主席):目前,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正处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中,这是一场向数字时代转型的技术革命。在本届展会上,涌现了大量应用技术方面的新产品,如何发掘这一领域的无穷潜力,取决于我们怎样利用并整合各种技术的优势。在群雄逐鹿的国际消费电子行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独占鳌头。创新精神贯穿整个国际消费电子展,而创新可以来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今年的展会上就涌现了不少相当出色的中国企业,但创造一个国际品牌需要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卫翰思(爱立信首席执行官):爱立信已经退出手机业务,现在我们做的是移动、宽带和云服务,今后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在这三大技术的推动下产生变革。对于汽车业来讲,车联网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一旦汽车同高速移动网络连接,驾驶员便可获得更多即时信息,提高车辆性能、行车安全和驾驶乐趣。   
    赫尔曼·尤尔(英特尔集团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总裁):看一看移动设备,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多么令人兴奋的时代。为迎合家庭用户和商务用户的需求,整个行业将持续对移动设备进行重新定义。更重要的是,移动设备将持续改变全人类的生活,人们和这些设备的互动方式以及各种设备间的互动方式也在改变,这些互动方式已经迅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坚信,出色的技术能够改善并补充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