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林业是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
一、林业促进经济排放减量化
林业自身排放的减量化。以森林资源为经营对象的林业第一产业是典型的生态经济体,木材的采伐剩余物可以留在森林,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为腐殖质,重新参与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林产品加工企业也是减量化排放的实践者,通过技术改革,人类完全可以实现对林木的全树利用和对森林及其产品的多功能、多效益的循环高效利用,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排放最小化。
林业促进废弃物的减量化。森林对其它产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具有吸附、净化和降解作用,是天然的过滤器和转化器,如对SO2、碳氢化合物、氟化物等,通过林地微生物、树木的吸收,削减其危害程度,据测算,1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60公斤SO2。森林每天每亩可以吸收3万千卡热量、蒸发120吨水分、吸附55公斤各种粉尘。在调节气候方面,森林增加碳汇,控制了温室气体含量,具有减缓全球变暖的功能。
林业促进其它部门排放减量化。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并称四大材料,且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独特优势。用木材代替钢材、水泥和塑料,可大幅度降低CO2排放。森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森林以占陆地生物物种50%以上和生物质总量70%以上的优势成为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有利于减少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对于弥补石油和天然气短缺、增加能源总量、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林业由于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从而能减少城市电力消耗。据估算,我国森林可以降低夏季能源消耗10%-15%,降低冬季取暖能耗10%-20%。
二、林业促进产品的再利用
森林资源的再利用。森林资源本身可以循环利用。森林是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系统,森林可以持续地提供生态服务。森林的旅游效益也可以持续发挥,而且随着森林的年龄增加,旅游价值也持续增加,所蕴涵的森林文化也在不断积淀的基础上更新发展,使森林资源成为一个从物质到文化、从生态到经济均可以持续再利用的生态产品。
林产品的再利用。森林资源生产的产品都易于回收和循环利用,大多数的林产品是可以持续利用的。
林业促进其它产品的再利用。森林和湿地促进了其它资源的重复利用。森林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水经过森林的过滤可以再利用。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空气经过净化可以变成新鲜空气。森林还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对农田进行有效保护,使农田能够保持生产力。森林对矿山、河流、道路等也同时存在保护作用,使这些资源能够持续利用。湿地具有强大的降解污染功能,维持着96%的可用淡水资源,以其复杂而微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式发挥着自然净化器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湿地每天可净化400吨污水,全国湿地可净化水量154亿吨,相当于38.5万个日处理4万吨级的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净化规模。
三、林业促进剩余物的再循环
森林资源剩余物的再循环。林木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不断被发现,原来未被利用的也被利用起来,可以开发出日用品、工业品、饮料、食品、油料、药品等,林业剩余物可用来发展生物质能源,将原来废弃物变成可利用的资源。
林产品加工剩余物的再循环。林业产业实现了原料的综合利用。木材的资源化可以使木材几乎全部被利用,使原来的废料变成资源。林业企业内部实行清洁生产机制,产业集群促进林产品原料利用链,将实现木材的综合利用。通过综合利用,深度加工,产值成倍提高。通过一次性木制品的回收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林业促进其它产业剩余物的再循环。林业促进其它产业的废弃物再利用,如其它产业排放的 CO2,林木将其有效利用,固定成为木材,还有一些污水可用来作为林木的肥料。其他产业造成的废弃场所,如煤炭企业采矿后形成的废弃土地,经过林业修复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同时改造这些土地,使土地功能得以利用。 (李世东)
上一篇:权威发布: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 01-09 ]
下一篇:郑州大笔描绘森林城市建设蓝图[ 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