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科技创新助力 成就“百年基业”

来源:不详 作者: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1日 阅读: 字体:【】 【
  中国绿色时报12月21日报道(记者  李燕) 从“两危”困境走出,到2011年底,资产总额达123亿元,年销售收入达62.1亿元,吉林森工集团成为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秘诀是什么?“科技创新,不停歇地创新”,有人如此总结。创新精神已经深深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不仅成为集团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如今更成为抵御金融危机最好的保护伞。
  探寻企业发展脉络,清晰可见的是,吉林森工集团通过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森林面积、蓄积量和质量,使森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夯实了百年根基;还创造出一系列资源节约型产品,使吉林森工产品烙上了“绿色、环保、高品质”的标签,创造出企业发展旺盛的生命力。
  把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源动力
  数据表明,在全国2万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
  吉林森工人对自己是其中一员很自豪。他们有自己的研发体系——成立了科技研发中心,并以此为核心,依托集团相关企业现有科研及新产品研发资源设置了9个科研所,打造了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相配套的具有梯次研发结构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这一研发体系科学主导下,吉林森工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以组织实施科研项目为载体,围绕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全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国家专利35项、国家级行业标准3项,科技创新产品累计创新产值高达10亿元。
  在科技投入上,吉林森工集团从不吝啬,每年自筹2700万元用于科技研发。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科技研究、推广、标准化项目。据吉林森工科技研发中心副主任周景全介绍,“十一五”期间,他们共获得18个项目,资助资金273万元。2011年,获科技资助资金1300万元,同时他们还争取到吉林省国资委实木复合地板产品研发实验室、泉阳泉矿泉水饮品实验室建设资金300万元。周景全满怀信心地说,随着集团发展战略重点的调整,集团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已纳入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将逐年增加,科技创新引领集团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好体系、好投入还得“人”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涌现,吉林森工集团形成了一整套的科技创新奖励方案,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集团为此投入奖励资金100万元。集团子公司露水河刨花板厂对创新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或个人奖励最高可达8万元,每年获得改革成果多达几十项,创新效益达百万元,最高一年达到千万元。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吉林森工集团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因此,他们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美国普渡大学等12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业研发中心、科研基地,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吉林森工集团高起点打造科技平台,赢在起跑线上,使集团在森林经营、林产工业、森林食品和资源综合开发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把实现绿色增长作为一种责任
  吉林森工集团的“战略指挥家”柏广新董事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把生态建设搞好了,把森林培育好了,就是为民造福,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这是集团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这决定了吉林森工的科技创新不同于一般企业,它承载着为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实现绿色增长的重大责任。
  一边要保护一边要发展,在有限的林地内,吉林森工集团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攻克了这一对矛盾。
  2007年吉林森工集团启动的科研项目《长白山林区天然中幼龄林优化抚育经营技术研究》,针对杨桦林、过伐林、硬阔叶林、软硬阔混交林和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幼龄林和中龄林,开展了优化抚育试验,成功开发出不同森林类型的优化抚育技术,并建立了模式林。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促进长白山林区天然林的生长,为天保工程二期加强后备资源培育、提高森林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密度纤维板原料林树种选育研究》、《大青杨工业原料林适宜密度控制及轮伐期确定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的开展,成功总结出一整套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先进技术,为集团大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提供了新技术。《NE苗木助长剂在苗木培育和造林中的应用》、《红松优良种源与营林技术示范》等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极大提高了苗木质量,还为营造稀有珍贵用材林提供优良种苗。这些营林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集团的森林经营水平。
  “在木材、钢材、水泥、塑料四大原材料中,木材是唯一可再生的材料,是一种对生态环境最友好的材料。”周景全介绍说:“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使以前大量弃之不能用的次、小、薪材和采伐、加工剩余物能够全部得以小材大用、次材优用、高效利用和性能改良,是集团科技的主攻目标之一。由吉林森工承担的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森林抚育材/速生材高值化利用技术集成产业化》,就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该项目的最大的亮点在于:利用森林抚育、人工林速生树种等低质木材原料,研发出大幅面柔性刨切薄木,然后加工成具有抗菌、耐磨、耐灼等功能的实木复合地板、饰面人造板、橱柜等功能产品;利用落叶松、樟子松、杨木等原料,生产出现具有防腐、防火、防裂、耐候性能的工程木及木结构组件等建筑材料。该项目对提高林业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林业产业由以利用天然林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林为主转变具有战略意义。预计项目完成时年可实现新增产值5.1亿元。
  为社会奉献绿色产品,一直是吉林森工集团科技创新的主线。2010年,集团自主研发的科研项目《长白山森林空气资源开发》,投资近700万元。截止到2011年,项目研发2种5个系列产品,获4项国家专利、2项省级科研成果,为人类健康奉献了绿色环保产品。科技创新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科技支撑下,从1998年到2011年末,吉林森工集团的森林覆盖率由87.7%上升到90.7%,这上升的3个百分点的科技含量是饱满的。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绿色增长是森工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把打造百年企业作为一种使命
  国外机构做过一个评选,主题为哪些企业更可能存活百年?结果是“因时而变”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凭借的是领先的科技和把握未来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力。
  多年来,吉林森工集团从木材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中,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品牌产品,大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如何让旗下的产品引领时尚,他们在提升绿色、环保的“特质”上发力。
  从1994年我国第一块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的诞生,到2010年铺进人民大会堂,短时间内,“金桥”地板打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自主创新,吉林森工集团旗下金桥集团拥有8项国家专利,成为国内同类企业掌握实木复合地板生产核心技术最多的企业。开发出的10多个产品系列,400多个产品品种引领行业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方向发展,特别是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生产过程中所有的胶黏剂由脲醛胶无甲醛应用上转变,使产品更加清洁、环保,产品通过了ISO9001认证、CE欧盟产品质量认证、FSC-COC产销监管链认证,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市场的认可。
  伴随着科技的引领,吉林森工集团以金桥地板、露水河刨花板、泉阳泉矿泉水等三大品牌为首的系列林产品的质量越做越好、声名越做越大,品牌越做越响。
  科技在吉林森工集团新产品的拓展中也大显身手。
  吉林森工集团利用新技术,努力将森林食品医药产业打造成为集团长线投资的稳定产业,为长远发展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
  2010年8月成立的吉林森工人参良种繁育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种植长白山优质人参。为提高产业效益,公司依托资源优势,与众多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开发“六大系列产品”,即“传统人参系列产品、人参中药系列产品、人参保健系列产品、人参食品系列产品、人参化妆品系列产品、人参饲料系列产品”等;预计到2015年,凭借着科技的提升,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习惯做自己救世主的吉林森工集团在不断地谋篇布局中凝聚所有的力量,力图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造就着百年企业的精神气质,科技创新就是其锻造的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