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四川省副省长钟勉调研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工作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9月10日讯 近日,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赴阿坝州红原县调研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工作,仔细察看了红原县瓦切乡德香村防沙治沙示范点灌草生长情况,详细询问了治理前治沙点的情况和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他指出,沙化区域治理前后的对比照片,充分显示了川西北防沙治沙治理成效。德香村防沙治沙示范点,500万元资金、5年时间,使8000亩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通过人工种植灌草,生态恢复开始显现效果,有效阻止了沙化蔓延。省级财政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项目的成功,更在于增强了沙化所在县干部群众治理沙化的信心,找到了治理沙化可行的措施和路径,赢得了国家相关部门对四川防沙治沙工作的认可。
他强调,要切实把川西北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作为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基础和前提。川西北沙化已到了治理的关键时候,目前还处于可防可治阶段,一旦丧失机遇,将带来严重危害。他要求,要加强与国家部委衔接,积极争取尽快批准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1—2020年)》。各相关州县和单位要抓紧做好规划实施的基础准备工作,一经批准,迅速启动。要坚持防沙治沙与牧民利益相结合,积极治理与强化预防相结合,着力恢复林草植被,巩固治理成果,有效提升生态功能。
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平,党组成员、副厅长包建华陪同参观考察了防沙治沙示范点,汇报介绍了防沙治沙相关工作。
红原县瓦切乡德香村示范点为2008年度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省级财政投资500万元,治理沙化土地面积8000亩(其中:流动沙地5605亩)。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突出重点、畜草平衡”的治理原则,针对该区域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防风阻沙林带+生物沙障+灌草间种”、“防风林带+草障植物网格+灌草间种”、“老芒麦草+黑麦草+披碱草混播”、“全面封沙育草+适量补播”等治理模式,以林草植被恢复、畜草基地建设、填沟还湿、鼠害防治、沙生植物基地建设等为手段,先后撒施有机肥20万公斤、播草种1.7万公斤、植苗99.4万株,封育围栏3万余米,治理后的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转化为固定沙地,露沙地植被盖度增加,监测表明该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从治理前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50%,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治理一片、见效一片、保护一片”的工作目标,并为整个川西北高寒地区防沙治沙积累了技术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张帆)
他指出,沙化区域治理前后的对比照片,充分显示了川西北防沙治沙治理成效。德香村防沙治沙示范点,500万元资金、5年时间,使8000亩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通过人工种植灌草,生态恢复开始显现效果,有效阻止了沙化蔓延。省级财政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项目的成功,更在于增强了沙化所在县干部群众治理沙化的信心,找到了治理沙化可行的措施和路径,赢得了国家相关部门对四川防沙治沙工作的认可。
他强调,要切实把川西北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作为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基础和前提。川西北沙化已到了治理的关键时候,目前还处于可防可治阶段,一旦丧失机遇,将带来严重危害。他要求,要加强与国家部委衔接,积极争取尽快批准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1—2020年)》。各相关州县和单位要抓紧做好规划实施的基础准备工作,一经批准,迅速启动。要坚持防沙治沙与牧民利益相结合,积极治理与强化预防相结合,着力恢复林草植被,巩固治理成果,有效提升生态功能。
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平,党组成员、副厅长包建华陪同参观考察了防沙治沙示范点,汇报介绍了防沙治沙相关工作。
红原县瓦切乡德香村示范点为2008年度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省级财政投资500万元,治理沙化土地面积8000亩(其中:流动沙地5605亩)。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突出重点、畜草平衡”的治理原则,针对该区域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防风阻沙林带+生物沙障+灌草间种”、“防风林带+草障植物网格+灌草间种”、“老芒麦草+黑麦草+披碱草混播”、“全面封沙育草+适量补播”等治理模式,以林草植被恢复、畜草基地建设、填沟还湿、鼠害防治、沙生植物基地建设等为手段,先后撒施有机肥20万公斤、播草种1.7万公斤、植苗99.4万株,封育围栏3万余米,治理后的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转化为固定沙地,露沙地植被盖度增加,监测表明该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从治理前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50%,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治理一片、见效一片、保护一片”的工作目标,并为整个川西北高寒地区防沙治沙积累了技术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张帆)
上一篇: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调研核桃花椒产业发展情况[ 09-10 ]
下一篇:武警森林指挥部多措并举促进部队健康持续发展[ 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