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林家女将”做客人民网 畅谈林业展巾帼风采
中国绿色时报5月31日报道(记者 温雅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发展林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
5月29日,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张蕾,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李怒云,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广翠应邀作为“喜迎盛会巾帼情——中央国家机关女司局长访谈”第八场嘉宾做客人民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回答网友提出的有关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并通过与网友分享从事林业事业的思考体会和人生感悟,抒发对林业事业的热爱,同时,表达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的期待。
张蕾:参与轰轰烈烈的林业改革事业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访谈中,张蕾介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为加快林业改革与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工程建设为主加快生态建设,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深化林业改革,积极履行国际公约。
作为指导全国集体林改工作的司局负责人,张蕾表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林业发展,改变“林业不发达、林区不繁荣、林农不富裕”现状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能作为主管集体林改工作单位负责人,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改革事业中,深感荣幸和自豪。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全司同志和全国林改工作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国家林业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贯穿到林改工作中,切实推动了集体林业改革发展,得到了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基层干部、林农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成功的实践典型带动改革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维护好基层林农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落到实处;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为基层林农群众经营林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形成集体林业发展新机制。
“山区、林区和沙区的农民为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想为促进他们就业增收尽点力、做点事。”张蕾说。
李怒云: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消除碳足迹
就中国在造林绿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李怒云介绍说,中国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人工林发展最多的国家,为全球碳减排和生态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林业建设与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的生态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造林面积以年均50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根据中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万公顷,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
李怒云还向网友们介绍了碳汇林业,以及森林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她说,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所以,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她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消除碳足迹的活动,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碳,还能起到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李怒云说,作为一个伴随着中国林业发展和进步成长起来的女干部,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热爱这项工作,我将继续怀着对林业事业的满腔热情,坚持不懈地努力,认真负责地工作。为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自己的贡献。
戴广翠:农民对林改政策总体满意,改革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戴广翠针对网友们提出的如何保证林业政策落实到位,效果如何,农民是否满意,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政策决策部门等问题作出了回答。她说,近年来,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围绕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对关系林业长远发展的政策问题开展研究,如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森林资源核算与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等;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社会经济效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等,开展跟踪监测与评价工作,以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为政策调整和决策提供依据。
戴广翠介绍,从2003年起,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在全国27个省(区、市)建立起县、村、户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果开展监测与评价工作,已经连续监测了10个年头。监测结果表明,国家对生态建设的巨额投资已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从2009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又组织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工作。到目前为止,通过对福建、江西、辽宁、陕西、云南、湖南和甘肃7省56个县、280村、2800个户的监测,结果表明,农民对林改政策总体满意,改革的效果已初步显现,林改为农民创业增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监测结果也基本上消除了目前社会上对改革的4个担忧,即担忧出现乱砍滥伐,担忧明晰产权走过场,担忧林权流转导致农户失山失地,担忧大量林权纠纷引发社会矛盾。
在访谈结束时,3位女司长都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表示期待。她们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深为我们的党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她们深信,党的十八大,必将成为我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加油站,期待着党领导我们继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5月29日,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张蕾,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李怒云,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广翠应邀作为“喜迎盛会巾帼情——中央国家机关女司局长访谈”第八场嘉宾做客人民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回答网友提出的有关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并通过与网友分享从事林业事业的思考体会和人生感悟,抒发对林业事业的热爱,同时,表达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的期待。
张蕾:参与轰轰烈烈的林业改革事业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访谈中,张蕾介绍,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为加快林业改革与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工程建设为主加快生态建设,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力度,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深化林业改革,积极履行国际公约。
作为指导全国集体林改工作的司局负责人,张蕾表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林业发展,改变“林业不发达、林区不繁荣、林农不富裕”现状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能作为主管集体林改工作单位负责人,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改革事业中,深感荣幸和自豪。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全司同志和全国林改工作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国家林业局党组的决策部署,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贯穿到林改工作中,切实推动了集体林业改革发展,得到了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基层干部、林农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成功的实践典型带动改革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着力维护好基层林农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落到实处;三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为基层林农群众经营林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形成集体林业发展新机制。
“山区、林区和沙区的农民为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想为促进他们就业增收尽点力、做点事。”张蕾说。
李怒云: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消除碳足迹
就中国在造林绿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李怒云介绍说,中国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人工林发展最多的国家,为全球碳减排和生态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林业建设与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的生态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造林面积以年均50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根据中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6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万公顷,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
李怒云还向网友们介绍了碳汇林业,以及森林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她说,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所以,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她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消除碳足迹的活动,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碳,还能起到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李怒云说,作为一个伴随着中国林业发展和进步成长起来的女干部,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热爱这项工作,我将继续怀着对林业事业的满腔热情,坚持不懈地努力,认真负责地工作。为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自己的贡献。
戴广翠:农民对林改政策总体满意,改革的效果已初步显现
戴广翠针对网友们提出的如何保证林业政策落实到位,效果如何,农民是否满意,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政策决策部门等问题作出了回答。她说,近年来,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围绕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对关系林业长远发展的政策问题开展研究,如森林生态补偿、湿地生态补偿、森林资源核算与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等;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社会经济效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等,开展跟踪监测与评价工作,以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为政策调整和决策提供依据。
戴广翠介绍,从2003年起,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在全国27个省(区、市)建立起县、村、户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果开展监测与评价工作,已经连续监测了10个年头。监测结果表明,国家对生态建设的巨额投资已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从2009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又组织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工作。到目前为止,通过对福建、江西、辽宁、陕西、云南、湖南和甘肃7省56个县、280村、2800个户的监测,结果表明,农民对林改政策总体满意,改革的效果已初步显现,林改为农民创业增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监测结果也基本上消除了目前社会上对改革的4个担忧,即担忧出现乱砍滥伐,担忧明晰产权走过场,担忧林权流转导致农户失山失地,担忧大量林权纠纷引发社会矛盾。
在访谈结束时,3位女司长都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表示期待。她们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深为我们的党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她们深信,党的十八大,必将成为我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加油站,期待着党领导我们继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上一篇:林业行政案件发生总量创历史新低[ 05-31 ]
下一篇:朱鹮,你现在还好吗?[ 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