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竹编“织出”喜气洋洋

来源:今日玉环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1日 阅读: 字体:【】 【
     竹篮、蒸笼、淘箩、畚箕等曾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东西,但现在身怀竹编好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麦屿街道陡门头村老师傅林银彬就是其中一个。

  12月26日,在林银彬家旁的一个小平房内,记者看到刨剩的竹屑、刀具和几个竹筒错乱摆放着,几件尚未完工的“半成品”竹筐占据了只有20来平方米的房间。竹筐表面被磨得平滑,在斜阳的照射下更显光亮。林银彬见到记者来访,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迎了过来。

  今年56岁的林银彬自13岁就跟着师傅学习竹编技艺,通过6年苦学出师后,便开始漫长的竹编生涯。经过30多年的磨练,他不断研究各类竹器的编制方法,箩、筐、扁、柜、盘等多种类型的竹器样样精通。

  为让记者对竹编制品有更具体的了解,热情的林银彬带记者来到储藏室。“这个是用来盖饭菜的竹餐桌罩,这个是用来晒稻谷的竹篮,这个是用来洗小鱼的竹篓……”林银彬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每个竹器的用途,眉宇间流露出对竹编制品的无限喜爱。

  “这几年,人们日常使用竹器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现在我都是以编织竹筐为主。”林银彬无奈地说,竹子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坚固耐用,是制作日常生活用品很好的材料,但时代在进步,塑料制品几乎取代了竹制品的地位,只剩下由于传统风俗而保留下的几种竹器还算受人欢迎。

  林银彬口中所说的竹筐,是我县一些地区的传统婚嫁用品。根据介绍,女方在嫁女儿当天,会用一对竹筐装满回礼,随着新娘嫁到男方家,显得非常气派和大方。另外一些普通款式的竹筐在民间的拜神、祭奠时也常常用于盛装祭器等。

  林银彬喜欢钻研竹编技艺,他所编的竹筐款式多达8种,仅竹筐盖子就有4、5种样式,有写着“龙”、“凤”字样的,还有双喜字样的。“虽然主体字样相差无几,但通过底纹的变化可以做出许多种不同款式,因此,我还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独一无二的竹筐。”

  在林银彬家的院子里,几个上了漆的竹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光亮。他指着其中一对精美的竹筐告诉记者,这就是他这里最贵的竹筐了,每个竹筐上有两个竹盖子,每个盖子都是两层的,正反两面都有精美的图案,这样一套6件装的竹筐需要花上足足8天才能完成,售价也比普通竹筐贵,价格可卖到1500元左右。

  林银彬说,以他现在的体力,一天能编竹8、9个小时,4天下来便能织好一对普通样式的竹筐。“花样越复杂耗时就越长,售价自然也越高,这些竹筐的价格都在500元至1500元之间。一年下来,只能编织70至80对竹筐,其中以五六百元的中档竹筐最为畅销。”

  做竹制品是件体力活,要不断消耗体力来敲打、刨制,同时也是一种细活,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耐力。制作竹筐的工序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有12道,现在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林银彬担心这门手艺会消失。“我虽然老了,但还是舍不得这门手艺,我会一直做到自己走不动的那一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