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株洲县八斗村村支书办筷子加工厂 满山竹子变宝(图)

来源:红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6日 阅读: 字体:【】 【

株洲县淦田镇八斗村的竹海

  从醴陵出发,约两个小时车程到达株洲县淦田镇。株洲县淦田镇八斗村,距镇上30分钟车程,距县城就更远了,车程1个多小时。

  八斗村有一山好竹子,5000多亩竹林,漫山遍野,非常漂亮。可因为地理位置偏壤,交通不便,竹子一年一年地自枯自荣,并没有给山里人带来生活上的变化。

  90年代开始,这里的村民开始建起了竹子加工厂,“主要生产一次性筷子,效益一直都不错。” 八斗村村支书易石桥说。今年46岁的易石桥原来在造纸厂上班,1987年造纸厂倒闭,他开始自谋生路,在村上开了个南杂铺,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今年5月,村里换届选举,易石桥被选为村支书。

  易石桥的左手曾受伤,属于四级伤残。可这个残疾人却是个有市场经济头脑的能人。

  当上村支书的易石桥开始谋划怎样带村民致富,怎样把满山的竹子变废为宝?“山民靠山吃山,这一山好竹子得开发利用。”易石桥琢磨着。

  今年8月,易石桥多方筹资20万元,在村里办起了竹子加工厂,加工竹筷。

  有了加工厂,村民们纷纷上山砍竹子。邻近的南港村、青南村等淦田镇6个村,也纷纷把竹子送到了易石桥的加工厂。

  厂子办起来了,产品的销路怎么办?

  易石桥在深圳上班的26岁女儿,帮父亲出了个主意。“她在网上到处发帖,联系好买家后,再由我跟对方联系。就这样,市场一点一点打开了。”易石桥说。如今,厂子经营态势非常好,“根本不愁买家,现在才生产,竹筷子早就被预定光了。” 易石桥高兴的说。

  在自己的筷子厂里,易石桥优先安排了村里5名残疾人就业,“我是村支书,自己又是残疾人,就应该多考虑他们的诉求,力所能及地替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他的话语很朴素,说这些话的时候特别自然,他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

  “竹子全身都是宝,枝头可以做扫把,做筷子剩下的竹屑可加工成毛巾,或者造纸。”易石桥指着堆放在旁边的竹屑告诉记者,“你别看这竹屑堆在这里以为没用,其实用处大着呢,这些早就被人预定了,定期就会拖走。”

  现在八斗村的村民农忙的时候就种田,农闲的时候就来筷子厂里上班,每个月基本可以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