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河池林下经济“钱景”诱人
河池有560多万亩耕地,数字即使略有浮动,若要大规模增加难度已相当大。“但是,集体林改却让大家看到,全市超过3000万亩的林业用地,蕴藏着无限潜力。”市林业局林改办主任覃华勇说。
河池是广西重点林区之一,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375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5.7%。2009年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林农开发、利用和保护林地的积极性,林下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发展迅猛,参与林农达6万多户共17.52万人,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5亿元,开启了山林与农民财富共生共长的绿色新时代。
由于森林资源以及区位差异,全市11个县(市、区)形成了不同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林桑、林菌、林笋、林花(兰花)、林牧等,主要分布在凤山、天峨、环江、金城江、宜州等地;石山养羊,主要是在石山林地较多的都安、凤山、东兰、大化等地;林下繁养山鸡、土鸡,或养牛,主要在都安、凤山、天峨、宜州、环江等地。森林旅游则集中在凤山、天峨、宜州和巴马等县(市),其中,凤山整合全县喀斯特岩溶林地资源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天峨创建了国家级龙滩大峡谷森林公园,宜州开发了水上森林旅游、刘三姐故居山寨风情游。
“油茶林里放养六画山鸡,每只能卖到近100元。”凤山县凤城镇弄林屯农民吴树极说,今年,不仅林中放养的1000只六画山鸡,每只价格比往年房中圈养的多了20元,油茶还额外赚了1万多元。当地的周恩胜,则成立了农民养鸡专业合作社,在鸳鸯泉的果园林里养殖七彩山鸡、珍珠鸡,年收入10多万元,成为凤山有名的养殖大户。
“推动林下经济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覃华勇说,我市将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综合效益为核心,继续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据悉,我市将通过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同时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培植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