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青神竹编:竹韵天下谱新曲

来源:四川新闻网-眉山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5日 阅读: 字体:【】 【
    5月23日,中国台北。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宴请到访的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一行。席间,蒋巨峰特意向连战赠送了一幅连战肖像竹编工艺礼品。

  次日,在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蒋巨峰向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也赠送了一幅江丙坤肖像竹编工艺礼品。

  26日,在拜访中台禅寺惟觉大和尚时,蒋巨峰赠送的礼品还是一幅竹编精品。

  这些饱含民族深情的精致竹编礼品,都出自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四川青神。在5月21日—27日蒋巨峰率团访台期间,四川“非遗”精品青神竹编作为访问团珍贵礼品,在台北频频亮相,备受关注。

  为什么是青神竹编?

  6月13日,随团访台归来的青神县县长王晓丽告诉记者:“青神竹编在台湾备受各界人士喜爱,无不称赞青神竹编"形神俱备,栩栩如生"、"工艺精湛,令人震撼"。”

  青神竹编创造性地将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于一体,堪称传统手工艺、竹篾特质与文化美术的完美结合。特别是通过近几十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竹编套绘三大类3000种的庞大产品体系。2000年,青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迄今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艺术之乡”。2002年,中国竹艺城被国际竹藤组织命名为迄今中国唯一的“国际竹手工艺培训基地”。2008年,“青神竹编”成为全国同类保护对象唯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走进北京奥运会。2010年出展上海世博会。

  青神县县委书记陈万忠说,“青神竹编能够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名片、桥梁和窗口,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和鼓舞。青神县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去年9月关于"青神竹编要为四川争光、为中国争光"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建设现代竹业示范,打造竹编产业园区。让竹编助农民增收致富,助青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小资源做出大品牌

  青神竹编游世界

  走进位于青神县南城镇的中国竹艺城,竹编神韵清晰可见。一座形似竹笋,中国唯一的竹编艺术博物馆巍然矗立,馆内陈列着展示青神竹编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各类艺术品。其中尤为令人惊叹、价值不菲的《清明上河图》、《百帝图》和彩色竹编《老北京》、《中华国宝》等成为青神竹编艺术瑰宝的象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让人想象这一幅幅充满神韵的艺术品是用竹编织而成。

  在中国竹艺城,云华竹旅公司的竹编艺人向记者表演了编织工艺。一截青翠的慈竹,经过艺人的巧手,变成薄如蝉翼的竹篾,变成细如发丝的竹丝。在艺人娴熟的指尖飞舞中,一幅青秀淡雅、神形酷肖的《隐形观音》已完成大半。

  云华竹旅公司董事长、竹编大师陈云华告诉记者:“一根竹仅能卖十元左右,但是编成竹编艺术品,便能卖到一万、十几万甚至几百万。因此,我们青神的竹编艺人靠竹编"编"出了小洋楼、"编"出了小轿车、编出了新农村的幸福生活。”这话不假,在中国竹艺城内,去年落成的竹编博物馆、今年建成的竹艺酒店均是“编”出来的。创办于1990年的云华竹旅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竹编生产、培训、研究、销售、展览、旅游、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

  又薄又细的竹丝做出了神奇的竹编精品,小资源做出了大品牌,竹编已经成为青神新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云华竹旅、状元竹艺、竹福竹编、美湖竹编等20余家竹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开发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套绘竹编三大类八大系列3000余个品种,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国内各大城市,远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青神县从事竹编产业的农民达6000余人,年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该县竹编产品销售收入接近3亿元。

  竹编已经成为青神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波拿教授称其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省委书记刘奇葆等先后莅青调研竹编产业发展,中国竹艺城成为国际竹藤组织网络培训中心在中国的唯一培训基地。“许多外国友人慕青神竹编之名而来,学习竹编技术。我们也应邀到世界50多个国家进行竹编工艺培训和艺术交流。青神竹编周游了世界,打响了青神名片。”陈云华喜不自胜。

  竹编是青神、眉山、四川的特色品牌,而以竹编为核心的竹产业发展也成为该县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目前已形成了竹编、竹浆造纸、竹木加工等六大业态,拥有云华竹旅、美联家居、西龙纸业等规模以上竹业龙头企业,该县以竹为原料,年产值在10万元以上的加工大户已达40家。2010年,该县竹产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5亿元。

  依托品牌强特色

  打造省级竹编产业园

  站在青神竹艺大道旁新建的竹博园内,眼望已经长出新绿的竹苗,不能不感受到青神以竹编为魂,打造竹编产业园区的大手笔。今年3月,竹博园建设启动,总投入70余万元,从全国各地引进雷竹、花掉丝竹、粉单竹等7种品种的竹苗,栽种面积达170余亩。往北,预计总投资上亿元的竹编艺术学校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往南,占地58亩,以竹为底色,以竹作风景,彰显竹元素和竹文化的竹庄建设正如火如荼。

  6月初,为贯彻落实去年9月11日省委书记刘奇葆莅青调研时关于“青神竹编要为四川争光、为中国争光”的重要指示精神,由省发改委支持和指导的《青神竹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正式启动。青神将要打造“四川省竹编产业园区”。陈万忠向记者介绍了竹编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以竹艺城为核心,以竹编为灵魂,高起点,大气魄建好竹编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平方公里,体现竹元素和竹文化,集天下古今中外竹景、竹艺、竹宴、竹器、竹文化之精华于一园,从而吸引天下人走进青神学习竹编艺术,寻找竹文化,领悟竹精神,享受竹韵之美。建成后该园区将成为竹艺展示中心、竹艺培训中心、竹制品集散中心、竹艺竹藤产品研发制作中心。”

  青神何以要大手笔打造竹编产业园?“就是要进一步做强做深由低端到高端的竹编产业链,形成龙头带动,全面开花,全民栽竹、编竹的特色竹编产业。让竹编不仅要成为中国的、世界的、唯一的,更要成为青神的、大众的。既能增光,还能增收。”王晓丽这样说道。

  近年来,青神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精品竹编“曲高和寡”,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将竹编产业的发展定位于立足竹编优势,放眼全球市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构建三产互动、三化联动、三效共赢的现代竹业发展格局。即三产互动,依托竹文化,培育竹资源,做大竹加工,开发竹旅游,做强竹品牌,形成竹产业链的一、二、三次产业互相协调发展;三化联动,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富民强县为核心,以现代竹业为重要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联动;三效共赢,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由高端向低端下游产品延伸,做长做粗竹产业链条,实现以竹编带动竹基地建设、竹制品加工、竹产品研发、竹制品贸易、竹文化旅游,形成以“竹”为线的三产业协调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思路使青神竹编产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为了助推竹编产业园区的打造,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积极组织开展竹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准备收集整理竹编资料大全,编写中小学竹编教材,在青少年中普及竹编知识。成立竹编艺术讲师团,培育一批能编会教的竹编技师,实现青神竹编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优秀传承。”王晓丽向记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