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发展非木产业是森工企业转型的方向
——访全国人大代表 柏广新
“森工企业下一步的转型方向,就是要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非木林产业。”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柏广新介绍了天保工程以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所取得的成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性增长,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稳步复苏转变。”
但同时柏广新也指出了一些问题。由于国家对天保一期工程投入的资金大部分是以补助形式发放到各工程实施单位的,主要用于资源管护、养老统筹、政社性补助、一次性安置等,并没有对非林木资源开发等后续产业进行投资。国有林区总体上靠国家输血维持生存,传统产业呈萎缩趋势,后续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没有形成自我造血功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很突出,森林资源承载的压力仍然很大。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1%,就业岗位严重不足,林业职工成为新的困难群众,林区社会稳定面临较大压力。
从小成长在东北林区的柏广新,对林区的情况十分了解。据他介绍,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不仅拥有非常丰富的林木资源外,而且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水电、森林食品药品、森林生态旅游等资源,发展后续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行业优势。“这也是森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柏广新认为,国家应赋予森工企业优先开发所辖林地中非林木资源的权利,可以避免无序开发,乱采乱挖,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坏,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恢复、职工收入的增加、林区民生的改善、实现天保二期工程目标等都有重要作用。
柏广新建议,在符合资源开发总体规划的条件下,赋予国有森工企业优先开发辖区矿产、水电等资源的权利,并在同等条件下,享有项目开发优先投资权;在二期天保工程中设立非林木资源开发专项扶持资金,扶持森工企业开发林区多种资源、发展后续产业;对森工企业开发辖区内非林木资源,给予资源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森工企业开发非林木资源,实行专项贷款和财政贴息等扶持政策。放宽贷款抵押条件,允许森工企业用森林资源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