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坚持科学发展 壮大毛竹产业
毛竹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全身都可以加工利用,是我国林业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资溪县是江西省重点毛竹产区之一,但目前的资源培育水平和加工利用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具备进一步做强做大、带动富民强县的潜力。
资溪县毛竹产业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优势明显。资溪县目前有毛竹林56万余亩,总蓄积量7370余万根,“十一五”期间毛竹采伐限额为每年1100万根。由于自然条件适宜,资溪县毛竹具有生长快、竹杆长、韧性强等突出特点。
——加工企业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底,资溪县共有毛竹加工企业27家,主要生产成品和半成品的竹工艺品、竹胶合板、竹地板、竹筷等。2008年,资溪办理毛竹放行数和企业实现税收数分别达到420万根和392万元。客商企业江西青云地板有限公司于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龙头企业,其“百嘉”商标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并通过“江西省名牌”评审。
——产业发展成效显露,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林地流转,加快建设高产高效毛竹林示范基地。全县已流转并建成高产高效示范毛竹林10万亩。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全县应用竹腔(蔸)施肥技术面积已达21万亩,应用“号竹”技术面积已达6000亩。三是加大林区公路建设力度。2005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每年新改建林区公路在80公里以上,目前60%以上毛竹林区通了公路。四是严格林政管理。连续5年实行禁挖冬春笋,规定毛竹采伐后必须保留每亩110根以上,原竹及竹制品出县运输必须办理出省或省内木材运输证。五是积极扶优扶强。关闭小规模、高耗材、粗加工企业(点)40余家,对重点加工企业给予资源、资金等扶持。
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尚存差距
以位列“中国十大毛竹之乡”首位的浙江省安吉县为例,该县共有竹林108万亩,总蓄积量1.7亿根,竹制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6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800余家,年加工竹材5000多万根,加工鲜竹笋2.5万吨,年实现竹产业总值100余亿元。相比之下,资溪县无论在竹林培育、综合开发利用、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带动富民强县上都还有巨大的差距。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资源培育力度不大,产出率低。从立竹量看,安吉县达到每亩180根,大大高于资溪县的水平。在遭受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前,资溪县立竹量约为每亩120根,相当于安吉县的2/3。分散在林农手中的毛竹林基本上都是只取不予、重伐轻管;租赁山场对资源培育有所投入,但大部分采取简单的砍杂抚育方式,技术落后、手段单一,粗放经营。
——资源利用不完全,产品附加值低。安吉县已形成竹笋制品2000余个品种,资溪县目前仅几十种,且所生产的成品档次不高、关联性不强,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只有青云公司的“百嘉”地板,高科技含量产品只有大庄公司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全县竹制品以半成品和粗加工产品居多,平均每根毛竹创税仅约1.2元,剩余物大多用于烧锅炉的燃料,综合利用率低。竹笋加工还停留在农民手工制作晾晒笋干的阶段。利用成片竹林发展竹海观光等旅游休闲效益尚待开发。
——市场形成慢,集群效果差。安吉县兴建了浙江省“十一五”重点项目——国际竹艺商贸城市场,总规划面积572亩,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集商贸、研发、物流、旅游、商住、办公、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竹制品交易集散地。资溪县至今没有正规的竹交易市场,只有自发形成的毛竹打捆装车场10余个,无法形成集群效应。
壮大毛竹产业的意义重大
进一步做强资溪县毛竹产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立足县情,借鉴先进经验的必然选择。为此,资溪一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要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就必须把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与壮大县域特色产业结合起来,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基础扎实、特点突出、前景看好、对县域发展带动力大的产业。立足资溪县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毛竹产业是必然选择。二是优化资溪县域经济三产结构的需要。安吉县发展竹产业的深刻体会是:精心培育一产、大力发展二产、积极开发三产,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和互促,推动整个产业和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毛竹资源是资溪县最重要的优势资源之一,毛竹产业是资溪县最具发展潜力且直接带动农民获益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优化县域经济三产结构中理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需要。资溪县宜竹地多、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十分适合毛竹生长。审视县情,资溪将毛竹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打造,将竹海休闲观光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来打造,既符合资溪县的资源条件,也符合资溪县“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
进一步做强资溪毛竹产业
山之石、可以攻玉。安吉县用不到全国2%的竹资源创造了18%的竹产业总值。对照安吉竹产业的发展,资溪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统一思想,确立毛竹产业主导地位。安吉县集中力量发展竹产业,打造竹品牌,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重点突出、力量合一、品牌突出。资溪县同样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只要牢固树立做强毛竹产业的观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结合毛竹林灾后恢复,大力加强资源培育,着力加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完全可以打造成为江西省最大的毛竹种植、加工和交易中心,并走出一条持续、协调的毛竹产业发展新路。
——科学规划,构筑毛竹产业发展蓝图。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县毛竹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此为基础,资溪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毛竹产业发展的意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近期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毛竹林由56万亩扩大至60万亩,毛竹总蓄积量达到9000万根、年可采伐量达到800万根,竹笋加工企业达到5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家以上,力争新增1家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成为市级,年加工毛竹1000万根以上,实现税收2500万元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品牌1个以上,竹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加强示范,夯实毛竹产业资源基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制订适合资溪县林业实际的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低产林改造和笋竹两用林建设的技术和经验,做到科学培育、科学砍伐、科学挖笋,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每亩立竹量由现在的120根提高到150根以上。在全县选择5个1000亩左右的高产高效毛竹示范基地,辐射和带动林农参与低改和建设的积极性。财政每年预算设立毛竹发展基金100万元以上,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采取奖励、补助、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形式,大力支持林农开展毛竹林低改、新造毛竹林、新建改建林区公路、学习运用新型实用技术等。林农完成毛竹林低改每亩补助10~20元,新造毛竹林每亩补助50~100元,新建林区公路每公里补助1000元,改造林区公路每公里补助500元。
——延伸产业,提升毛竹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继续坚持并逐年提高新办竹笋加工企业年纳税能力的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整合粗加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转移。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再引进1~2家产值大的精深竹加工企业,同时大力引进各类配套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扩大产品覆盖面,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三是鼓励引导竹笋加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争一项国家级、省级品牌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获得一项新专利奖励2万元。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设立高阜毛竹精深加工园,规划总面积2000亩,力争5年后入园竹笋加工企业达15家以上,年加工毛竹400万根以上、鲜笋0.6万吨以上、创税800万元以上,并在园内建设1家集会展、交易、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毛竹交易市场。五是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减少原竹和粗初产品出县。出台对县外资源实行税费优惠和放行指标优惠等措施,吸引县外资源为我所用。六是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以“住全竹屋、品全竹宴、走全竹道,倾听竹涛声、欣赏竹风光、制作竹工艺、浏览竹博园、领略竹文化”为主要内容,加快竹资源开发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