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我国两大沙地呈现沙化整体逆转态势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近日透露,经过长期治理,位于我国北部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的沙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有关监测数据显示,这两大沙地的沙化已呈现整体逆转态势。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总工程师张文明说,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区域内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自然修复与沙化治理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毁林毁草种粮和过牧、乱挖、滥伐、滥采等人为破坏,造成两大沙地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
张文明介绍说,1978年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后,一直把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作为重点治理区域,长期坚持,沙化扩展的势头得到遏制。卫星遥感和地面调查表明,科尔沁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06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420万公顷。占毛乌素沙地面积近一半的陕西榆林市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占整个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58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目前的20%,有800万亩农田、1100万亩草牧场实现了林网化。(中国绿色时报 2006-06-20)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总工程师张文明说,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区域内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自然修复与沙化治理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毁林毁草种粮和过牧、乱挖、滥伐、滥采等人为破坏,造成两大沙地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
张文明介绍说,1978年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后,一直把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作为重点治理区域,长期坚持,沙化扩展的势头得到遏制。卫星遥感和地面调查表明,科尔沁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06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420万公顷。占毛乌素沙地面积近一半的陕西榆林市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占整个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58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目前的20%,有800万亩农田、1100万亩草牧场实现了林网化。(中国绿色时报 2006-06-20)
上一篇:审计署开始对国家林业局天保工程进行审计调查[ 06-21 ]
下一篇:中俄木材深加工合作洽谈会圆满召开[ 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