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雪域高原的绿色守望者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冯硕 张云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1日 阅读: 字体:【】 【

    西藏,既有雪域高原的寂寥荒凉,更有原始森林的郁郁葱葱。然而,由于保护力量薄弱,这里一度森林火灾频发,盗猎魔爪肆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斩断威胁高原生态的火魔,保护雪域难得的珍禽异兽,武警西藏森林总队在“生命禁区”的森林防火灭火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不畏艰险、攻坚克难,成为雪域高原绿色资源、生态平衡的忠实守护者。

    筑网,打好防火主动仗

    作为东南亚气候的“轴心”、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西藏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2002年10月,武警西藏森林总队组建成立。成立伊始,总队就清醒地认识到,要保证雪域高原的森林资源免受火魔的侵扰,就必须在“防”字上下功夫,建立全方位、全时制的部队、群众、游客联防齐守三位一体的“立体防火网络”。

    每年旅游黄金季节、环境保护日和防火期,总队官兵都要走进林区各县、镇的大街小巷、厂矿、企业、学校,贴标语、发传单、设立咨询站、办影展,对游客、入山入林人员、农牧民群众进行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总队还与自治区林业局等联合举办了“护卫祖国的蓝天、碧水青山”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与友邻中小学共同开设防火宣传专栏。每逢藏历年、杜鹃花节、雪顿节等牧民相对集中的时机,“流动宣传车”的广播就开始在大街小巷回响。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4条公路干线是西藏与祖国内地交往的“4条命脉”,每年有30多万人沿路经过林区,给森林防火增加了难度。为防止火种入林,森林官兵就在沿途重要路段设立宣传站、督查岗,发放传单,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一次,林芝地区波密县城北150公里处山体滑波,120多辆汽车、近千名行人被堵。为了驱寒,不少旅客从半山腰捡来干木材,准备生火取暖。巡逻战士发现后,一边上前劝阻,一边递上印有“森林防火十不准”的宣传单,游客们看了宣传单,都主动把木材扔到了路边的水沟里。

    6年多的时间,武警西藏森林总队共出动兵力2万多人次参加防火宣传和林政执勤,发放宣传单12万余份,树立宣传牌400多个,构建了全方位、全时制的“立体防火网络”,西藏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由2001年前平均每年60余起降至现在不到30起。

    浴火,打赢高原火场攻坚战

    每当熊熊烈火从高山峡谷燃起时,总队的扑火勇士总会一次次向“生命禁区”下达“战书”,在肆虐的火魔面前铸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用青春和生命镌刻着“人在森林在”的铮铮誓言。

    2003年2月19日凌晨,西藏林芝县百巴镇发生森林大火,直接威胁着兹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扎拉村150名群众的安全。刚刚组建几个月的武警林芝森林支队官兵闻警而动,面对脚下湍急的江河、峭壁林立的深渊,官兵无所畏惧。为形成包围圈控制火势,官兵用背包绳相互串起来,手牵着手、脚踩着脚,形成一条合围“长龙”。白昼过去,夜暮降临,官兵一秒一秒地与火魔进行殊死较量,硬是用手扒出了3.6公里长、5.6米宽的防火隔离带,连续作战4昼夜后,将火魔彻底消灭,一举改写了西藏森林灭火“靠天下雨”的历史。

    2003年4月,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尚卡乡发生森林火灾。火借5级大风,直扑6000多公顷的原始森林,海拔3500米~4200米的陡山,扑火官兵难以接近。为控制火势,官兵用绳子一个一个往上吊;水源远,不能及时运来,官兵们排成长龙,从2公里的河里一袋一袋地往上传;呼吸困难,大家就用湿毛巾捂住嘴巴。60小时的连续奋战,大火熄灭。

    2006年5月,波密县易贡乡攻坚战。千里驰援的数百名驻拉萨森林官兵火速向火场开进,扑火车队轧着悬崖边行驶,行经海拔5000多米的峰口,不时躲闪着公路上的片片暗冰,600余公里行程,27小时昼夜急行军,人员车辆全部安全到达集结地域。这也是总队成立以来参战人数最多、机动距离最长的一次战斗。

    2008年3月,西藏著名的生态景区——卡定沟发生森林大火,直接威胁着林芝地区大片的原始森林,总队400余名官兵在4000多米的高山上,鏖战7个昼夜,将火魔降服,两个村庄数百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数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得到保护。战斗中,年仅20岁的林芝森林支队米林中队副班长李彬,将自己永远融进了雪域神圣的高山厚土……

    坚守雪域高原6年,参加130多次扑火战斗,赢得83.3%的当日灭火率,这就是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成立6年来交出的答卷。

    亮剑,构建野生动物宁静家园

    西藏有自然保护区38个,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125种,野生动物种类居全国之首,是一个天然动物园。

    由于保护力量薄弱,不法分子乱捕滥猎一度猖獗,特别是藏北无人区,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藏羚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武警森林官兵按照林业部门的统一布署,定期对羌塘、珠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察隅兹巴沟等5个国家级、9个自治区级共30多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分片定期进行巡逻。

    每年三四月份是藏羚羊产绒期,总队都要派出小分队进驻羌塘自然保护区,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那、玛依等藏羚羊活动的核心区实施保护行动。在2004年实施的“高原二号”专项打击非法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行动中,官兵们与森林公安一道,在冰天雪地、氧气奇缺、风沙漫卷的茫茫藏北无人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27天,途经10县、13乡,深入玛依、雪那、玛曲、卢玛江那四个保护站,行程1万5000多公里,先后救助受伤藏羚羊30多只,抓获偷猎分子7人,收缴猎枪7支、藏羚羊角40多对。

    在林芝察隅野生鹦鹉的聚集地,武警林芝森林支队察隅中队官兵多次救助野生鹦鹉,曾一次放飞50多只回归大自然;

    在“藏东明珠”昌都,武警昌都森林支队左贡中队官兵为素有“土凤凰”之称的雪鸡,开辟了一条条绿色通道;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湿地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黑颈鹤与武警拉萨森林大队官兵主动“攀亲”……

    组建6年多来,武警西藏森林总队已直接救助野生动物200余只(头),西藏境内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明显减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陆续上升,野生动物资源储量比20年前增长30%以上,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