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祁连山北麓生态告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王胜男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0日 阅读: 字体:【】 【

    “祁连山北麓的生态状况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日前,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本届政协会议上,江泽慧针对保护和治理祁连山北麓的生态环境,提出了6条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尽快编制、论证和审议《祁连山北麓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尽快实施。

    二是建立生态经济功能示范区。鉴于祁连山独特的生态地位,建议将占祁连山北麓2/3面积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列为国家级生态经济功能示范县,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扶持,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退牧还草和退牧还林、牧民易地搬迁及转产工程实施力度。

    三是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支持制度,对生态资源管护和林区农牧民封山育林予以一定的生产生活补助,使生态保护重点地区保护生态的成本得到有效补偿,保证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长期稳定开展。

    四是对生态区牧民进行易地搬迁或就地转产,实施牧民集中定居工程和转产工程。建议国家将生态保护治理与游牧民族集中定居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牧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变。

    五是扩大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建议按实际面积将祁连山北麓天然林纳入天保范围,将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同时,继续研究和完善相应的税收政策,并开征落实水源涵养林3%的水资源补偿费,作为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专项资金。

    六是建议国家在进一步加大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力度的同时,根据草原的不同类型确定并提高补助标准,不再实行“一刀切”。

    祁连山脉位于我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交界,境内有丰富的冰川、天然林、天然草地和湿地,涵养并孕育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哈尔腾河等四大水系57条大小河流,关系到祁连山下游地区76万公顷农田、480万人口、数百家工矿企业的生存发展及内蒙古西部绿洲的存亡,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母亲山”。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综合治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祁连山北麓林草植被退化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生态趋于恶化,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22.4%下降到现在的13.8%,445.6万公顷草地中退化面积达26%,水土流失面积达20.12%,河岸植被稀疏导致山洪等自然灾害频发,沙漠化趋势加剧,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米~6.5米的速度上升,野生动物栖息地遭破坏,植物中原始的高大乔木植物种类逐年减少。

    据统计,20世纪以来,祁连山北麓的青海云杉林每年发生各类森林病虫害3.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0.6%,严重地段部分林木成片枯黄或趋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