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浙江温州:新技术让笋农收入翻番
产期提前到6月 产量提高35%
新技术让笋农收入翻番
7月11日,由浙江省农科院和苍南县合作的“马蹄笋科技示范基地”在该县桥墩镇凤岭村揭牌。这几年,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农技专家帮村里改善种植条件、提高产量,使笋农收入两年翻一番。
2005年,凤岭村笋农组建了马蹄笋专业合作社,并在省亚作所专家的指导下建设基地。2007年,省农科院和苍南县合作的“绿竹良种资源开发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又落户该基地。目前,整个基地以凤岭村为核心区,种植马蹄笋约有2300亩,并辐射周边约7800亩。省亚作所全面推广“晒目”技术,就是在马蹄笋刚冒尖的时候,扒开笋周围的泥土,让笋提前做“日光浴”,从而让笋的出产期提前到6月份,同时产量提高了35%。农技专家们还向笋农示范应用专门针对马蹄笋的配方肥料,推广能提高笋甜度口感的花秆绿竹新品种等。
马蹄笋专业合作社社长洪致钊说,技术、设施的改善使笋农去年的收入几乎比2005年以前翻一番,约有6500元。
参与基地建设全过程的省亚作所副研究员王月英表示,基地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从增加产量向提高品质和进行产业化经营转变,“科技示范基地这个‘大帽子’,将统筹省亚作所、苍南县林业和科技部门、桥墩镇政府以及合作社,引导笋农进一步增收”。
上一篇:百元毛竹加工制作竹胶膜板卖500元[ 07-21 ]
下一篇:“竹地毯”之争折射专利隐忧[ 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