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2005年全国林业统计年报分析之三
2005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营造林面积548.48万公顷,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87.28%,其中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不含京津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营造林面积分别为116.67、295.42、74.22、61.23和9488公顷,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是18.57%、47.01%、11.81%、9.74%和0.15%,其他营造林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12.72%。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①工程区内木材产量
2005年工程区木材产量完成1248.57万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22.45%。
②公益林建设
2005年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116.6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84万公顷,飞播造林30.64万公顷,新封山育林74.19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为9678.97万公顷,比2004年增长10.20%,其中个体承包管护面积占18.92%。自1998年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475.3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959.15万公顷。
③人员结构及安置情况
2005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林业单位年末全部在册职工人数116.79万人,其中大集体职工30.00万人。在全部在册职工中,在岗职工75.89万人,下岗待安置职工7.68万人,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33.22万人,分别占全部在册职工人数的64.98%、6.58%和28.44%。
自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已累计一次性安置职工人数35.20万人,其中本年一次性安置0.94万人。工程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112.48万人。
2、退耕还林工程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35.31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中39.8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86.12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34.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14.99万公顷。退耕地造林面积中,营造生态林的比重达到83.64%,25°以上坡耕地退耕面积占35.11%。全年完成种草面积4.77万公顷。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188.69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6.27%。
2005年粮食兑现494.00万吨,生活费兑现25.33亿元。2005年退耕工程完成投资达到268.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3.57亿元,占75.93%。在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粮食折资202.80亿元、种苗费26.80亿元。全年粮款兑现涉及到2600多万农户。
自1999年工程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69.57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084.95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39.70万公顷,累计粮食兑现数量总计3617万吨,累计生活费兑现金额总计92亿元。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5年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营造林74.2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4.42万公顷,飞播造林7.43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2.37万公顷。人工造林中退耕地造林19.38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达到28.18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79.83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182.23万公顷。建设完成水利配套设施1.76万处。
2005年5省(市)生态移民人数达到3.21万人,涉及到7972户,同时为提高生态移民的生存能力,国家还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移民户的房舍、基本农田、草场等的建设补助。
工程实施5年来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260.99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11.96万公顷,累计治理总面积达到591.10万公顷。
4、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5年,工程共完成营造林面积61.2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4.55万公顷,飞播造林2.27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4.41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31.61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11.53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3.37万公顷,珠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7.76万公顷,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6.71万公顷,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0.25万公顷。
该工程营造防护林面积占全部造林面积的83.02%,另外还完成低产低效防护林改造面积2.30万公顷。
自2001年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316.06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88.80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172.1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31.01万公顷。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5年,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699个,总面积达1.20亿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2.5%。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95个,国家级保护区面积0.75亿公顷。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比2004年增加27处,新增保护面积121万公顷。
截至2005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小区45439个,总面积1474万公顷。国家划定禁猎(伐)区1803个,总面积为9134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58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208万公顷。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718个,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617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5013个。野生动物园52个,狩猎场157个。
同时,为应对禽流感疫情,各地还纷纷加强了候鸟监测机构的建设,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达到601个。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3.8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人。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005年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共造林1.67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9488公顷,迹地造林面积2487公顷;另外改培面积达到5784公顷。在全部造林面积和改培面积中,按培育目的分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大幅度提升,占到42.37%。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①工程区内木材产量
2005年工程区木材产量完成1248.57万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全国木材总产量的22.45%。
②公益林建设
2005年完成各项公益林建设116.6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84万公顷,飞播造林30.64万公顷,新封山育林74.19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为9678.97万公顷,比2004年增长10.20%,其中个体承包管护面积占18.92%。自1998年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475.3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959.15万公顷。
③人员结构及安置情况
2005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林业单位年末全部在册职工人数116.79万人,其中大集体职工30.00万人。在全部在册职工中,在岗职工75.89万人,下岗待安置职工7.68万人,离开本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33.22万人,分别占全部在册职工人数的64.98%、6.58%和28.44%。
自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已累计一次性安置职工人数35.20万人,其中本年一次性安置0.94万人。工程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112.48万人。
2、退耕还林工程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35.31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中39.8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86.12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34.2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14.99万公顷。退耕地造林面积中,营造生态林的比重达到83.64%,25°以上坡耕地退耕面积占35.11%。全年完成种草面积4.77万公顷。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188.69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占退耕工程总造林面积的56.27%。
2005年粮食兑现494.00万吨,生活费兑现25.33亿元。2005年退耕工程完成投资达到268.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3.57亿元,占75.93%。在全部林业投资完成额中粮食折资202.80亿元、种苗费26.80亿元。全年粮款兑现涉及到2600多万农户。
自1999年工程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69.57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084.95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39.70万公顷,累计粮食兑现数量总计3617万吨,累计生活费兑现金额总计92亿元。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5年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营造林74.2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4.42万公顷,飞播造林7.43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2.37万公顷。人工造林中退耕地造林19.38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达到28.18万公顷,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79.83万公顷,治理总面积达到182.23万公顷。建设完成水利配套设施1.76万处。
2005年5省(市)生态移民人数达到3.21万人,涉及到7972户,同时为提高生态移民的生存能力,国家还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移民户的房舍、基本农田、草场等的建设补助。
工程实施5年来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260.99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11.96万公顷,累计治理总面积达到591.10万公顷。
4、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5年,工程共完成营造林面积61.2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4.55万公顷,飞播造林2.27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4.41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31.61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11.53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3.37万公顷,珠江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7.76万公顷,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6.71万公顷,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0.25万公顷。
该工程营造防护林面积占全部造林面积的83.02%,另外还完成低产低效防护林改造面积2.30万公顷。
自2001年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316.06万公顷,新封山育林288.80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累计完成人工和飞播造林172.1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31.01万公顷。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5年,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699个,总面积达1.20亿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2.5%。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95个,国家级保护区面积0.75亿公顷。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比2004年增加27处,新增保护面积121万公顷。
截至2005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小区45439个,总面积1474万公顷。国家划定禁猎(伐)区1803个,总面积为9134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58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208万公顷。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718个,珍稀野生植物培植基地617个,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5013个。野生动物园52个,狩猎场157个。
同时,为应对禽流感疫情,各地还纷纷加强了候鸟监测机构的建设,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达到601个。全国从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人员达3.8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人。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005年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共造林1.67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9488公顷,迹地造林面积2487公顷;另外改培面积达到5784公顷。在全部造林面积和改培面积中,按培育目的分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大幅度提升,占到42.37%。
上一篇:2006一季度我国主要林产品进口情况[ 06-07 ]
下一篇:全国森林防火“十一五”和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