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为42位林业老人重建温暖的家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6日 阅读: 字体:【】 【

  重庆市武隆县青杠职工宿舍院外,白马山林场职工张平正在塑布棚中和老人们聊天。汶川大地震后,他和林场退休职工肖存厚就成为专职监测员,每天将职工宿舍发生的些许变化报告给县林业局。

  “宿舍建于1988年,震前住着96人,其中已退休的林场职工42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受地震影响,楼房的地基外移超过1厘米,在3层与4层间的外墙出现明显突出。”张平很担心。

  县林业局局机关到林场宿舍开车需要40分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得知林场宿舍楼出现险情,县林业局局长袁德坤、副局长王德强等人半个小时就赶到现场。42位退休职工被紧急疏散,之后派人搭起了供这些老人临时居住的塑布棚。

  作为义务观察员之一的肖存厚,此前也居住在这栋宿舍楼里。他说:“现在邻居们谁都不敢回家住,怕余震时楼会出现大问题,只有做饭才进去,然后赶快出来。”

  在肖存厚和张平的带领下,记者进入这幢宿舍楼。楼房墙壁有许多明显的裂缝,最宽处超过5厘米。

  肖存厚的老伴十分担心:“这几天余震挺多,饮水机的水桶都给震下来了。”

    居住在塑布棚内的老人,从1958年白马山林场建场,就开始在这里工作。地震后,这些质朴的老林业人提到最多的就是四川重灾区的困难。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已捐了1000多元。

  肖存厚说:“这是天灾,有比我们困难的地方。地震后,县林业局的领导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每天,领导们最少要到这来上一两次,问我们生活需要什么,然后送这送那。大家都不想给领导添麻烦,现在够他们忙的了。”记者身边的老人们都在点头。

  老人们没有任何要求,有的只是理解,这让身为林场场长的王小林非常不安。他的双眼又开始泛出泪光,赶快走到了远处,“这就是我们的老林业人,他们的年纪比我父亲都大。”王小林说。

  袁德坤说:“县林业局组成了两人观察小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危楼,保证通讯畅通。”

  如果暴雨来临,宿舍楼地基下沉,将会发生怎样的灾祸不得而知。令人焦虑的是,目前老人们住的塑布棚,如遇大雨,将使老人们遇到更大的困难。目前,他们急需搬入条件更好些的固定房屋,县林业局正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记者几乎是边流泪边写完这篇稿件,因为这些老人的乐观,更因为这些老人的质朴。为此,记者怀着急切地心情呼吁:伸出温暖的双手,为42位老人建起一个安全、遮风挡雨的家。

  武隆县白马山林场场长王小林联系方式:(023)777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