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浙江林学院两万师生为灾区捐献热情高涨
我们用爱心让大地安静下来
浙江林学院两万师生为灾区捐献热情高涨
“一顶挡风的帐篷,一床御寒的被褥,一碗热乎的面条,一句真诚的问候,对于灾区人民来说这也许就是希望,就是明天。我们呼吁:所有浙林师生员工,积极关心地震灾情,伸出热情援手,帮助灾区伤员渡过难关。”这两天,浙江林学院公告网、学生论坛上的《“汶川地震”紧急捐助》的倡议书点击量突破历史记录,学生参与捐款的热情空前高涨。
捐款,捐到手机欠费
汶川地震发生后,广大学生纷纷以各种形式进行捐款:通过网络捐款、到银行捐款、到当地慈善总会捐款,开展义卖捐款等等。
“平时大家比的是成绩,比的是活动能力,现在比的是谁有爱心。”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李月介绍,早在学校发动大规模捐款之前,由于要上课不能去银行捐款,不少学生就通过手机进行捐款,编辑一条信息捐助一到两块钱,不少学生一直发到自己的手机欠费,有的在重新冲值后又继续编起了捐款短信。
“我们准备开展义卖活动,把我们的一些化妆品、首饰、衣服都拿出来义卖,总之,希望能多凑一些钱捐助给灾区人民。”大二学生章莹和很多同学一起,拿出了他们自己的很多物品,在校园里进行义卖,并将收入全部捐助给红十字会。
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贫困学生,把自己刚刚拿到的勤工俭学收入160元钱全部捐助了出来,当他的同学劝他少捐一点时,他激动地说:“我们虽然贫困,但是灾区的群众更需要帮助。这些钱也许能让我吃得好一点,但是它可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你说我该怎么做?”
以班级为单位、以社团为单位、以寝室为单位、以办公室为单位,在浙江林学院,踊跃为灾区人民捐款,已经成为大家支持灾区人民、与灾区人民一起抗灾的重要方式。
献一次血,可能救一条命
“我献了300,你献了多少?”“我献了400。”除了捐款以外,大学生们做得最多的还是献血。“我们没有多少钱,但是作为年轻人,我们有鲜血。现在地震灾区最缺少的就是血液,我相信有了我们的血液,一定能让更多受伤的群众获得生存的机会。”浙江林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张艳说,他们专业有很多学生都在这几天来献血了。
了解到地震灾区急需血液后,早在学校发起统一号召之前,浙江林学院学生就主动前往市区的献血车进行献血,不少学生主动对医生说:“能献多少就献多少,能多救活一个人,哪怕自己多休息几天耽误点功课也是值得的。”
“血型是AB型的学生先献,灾区最需要的就是AB型血液。”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马上主动让出路,让AB型的同学先到前面献血。
在一个刚刚献完血的学生博客里有这样的话语:大地虽然颤抖了,但希望我们充满爱的鲜血能让大地安静下来,让善良的人们不再遭受痛苦。
支援灾区,我也来报名
“如果灾区重建需要支教老师,我第一个报名。”地震发生后,浙江林学院理学院的胡志燕老师急忙跑到学院党总支书记俞剑耀办公室,申请去灾区支教。
和胡志燕一样,不少学生也主动到学校团委提建议,希望学生成立志愿者队伍前往灾区参与救灾,想报名成为西部志愿者的学生越来越多。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的学生李会慧原本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她也前来报名要去西部服务:“我原本就想去西部参加服务,现在看到四川遭受了这么严重的地震,更加坚定了我去西部的决心,真恨不得马上就能去四川,加入到当地的抗震救灾中去。”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