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全国哀悼日,我们选择坚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设立全国哀悼日。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举国上下,一起沉痛哀悼因“5·12特大地震”而遇难的同胞。在这令人心碎的日子里,让我们选择坚强……
清楚地记得,一周前的我们还是那么快乐。上周一下午,我给学生讲“网站策划与编辑”课,安排大家到计算机房实习。那天,同学们来得格外多,他们都在第一时间,从网上获得了汶川地震的消息。当时,我轮流在三个机房里辅导学生,忙得没顾得上看新闻。当时的报道十分简略,灾情也不清楚。川籍的学生慌慌张张跑出机房,忙着跟家里人联系。我希望他们都平安无事,却没想到,最大的一次灾难已经发生了。
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又到了我的上课时间。哀悼日里,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我的学生,该如何上好这门课的最后一课。每次上课,我都以“教室网事”开头,推介和点评网络上最新的重大新闻。所以,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这个沉重的话题。那么,除了点评网络对于地震的报道情况,我还应该对自己、对学生说些什么?
在全国哀悼日里,我想说,我们选择坚强。在自然灾难面前,人,显得那样懦弱渺小、不堪一击,但我们还有个名字叫坚强。眼泪为不幸遇难的同胞而流,为失去父母的孤儿和失去孩子的父母而流,为被夷为平地废墟的家园而流,但流泪并不等于我们不坚强。应对灾难,需要坚强;生死离别,需要坚强;重整家园,需要坚强;为逝者祈福,需要坚强;为生者祈祷,需要坚强……期望那些死里逃生的人们,坚强地走向明天;期望那些痛失亲人的人们,坚强地生活下去;期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坚强地走出艰难的困境;期望我们的人民坚强地挺直自己的脊梁……做到坚强并不容易,因为此时的我,眼里已经满是泪水。但除了坚强,我们还能有什么选择?!
在全国哀悼日里,我想说,我们需要务实。大灾当头,我们岂能袖手旁观?我们能做点什么,就应该尽力去做。为灾区捐款,献出自己的爱心;关心身边的灾区学生,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记者及时、准确报道灾区情况,作家写出反映不屈精神的作品,电影人策划救灾体裁电影……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奋读书,是对灾区的一种支援;保持理智,自觉维护社会的安定,是对灾区的一份奉献;如果能直接为灾区服务绝不惜力,如果暂时没有为灾区支援的机会就应该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每个人都为灾区尽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为国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灾区就有希望,国家就能闯过难关。
我会告诉我的学生,也会告诉自己:全国哀悼日里,我们悲痛,但我们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