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贾治邦:生态建设加强 生态功能不断发挥
本网讯 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在2008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在过去一年里,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持续推进。全国完成造林7800万亩,义务植树22.7亿株,种苗、造林质量和义务植树尽责率进一步提高。天然林保护力度加大。退耕还林工程深入实施,综合效益开始显现。陕西省吴起县累计退耕还林175万亩,林草植被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19.2%提高到62.9%,农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均降雨量由400多毫米增加到582毫米。国家加大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总投资99.84亿元。林业血防工程正式实施。绿色通道建设不断延伸,仅交通部全年投入公路绿化资金105亿元,累计完成绿化里程124万公里,占总里程的60.5%。城市森林不断增加,已有7个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北京市向国际奥委会承诺绿色奥运的7项绿化指标全部兑现,上海市新增林地1.2万亩。平原绿化步伐加快。森林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林权登记发证更加规范,发证率达到90.1%。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标准发布实施。森林资源监管力度加大。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木材检查站实行24小时监控。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开始实行。北京、安徽、福建等省区市实行了林地总量控制。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进展顺利。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体系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经过多年的建设与保护,全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功能不断增强。我国人工林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1/3。据联合国全球森林资源最新评估,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约1亿亩,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6000多万亩,我国人工林面积年均增量占全球年均增量的53.2%,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联合国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它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这一重大成果,值得全体林业建设者骄傲,值得全国人民骄傲。
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明显加强。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逐步建立。湿地保护工程进一步推进。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各地加强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监测试点示范。湿地保护面积扩大。全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7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30处、国家湿地公园18处,约有47%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荒漠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进入新阶段。全国防沙治沙大会胜利召开,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综合示范区建设继续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总结推广了宁夏自治区防沙治沙的成功经验。重点沙区绿洲面积进一步扩大。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得到加强。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新建自然保护区26处,新增面积2707万亩,林业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8.4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8%。濒危物种拯救逐步加强,大熊猫、朱鹮等濒危野生动物回归自然试验顺利进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制定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