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林业信息>详细内容

林业信息

回眸2007:林改,中国林业的华彩乐章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9日 阅读: 字体:【】 【

    2007年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第一年。作为现代林业建设强大推进器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风起云涌,不断向广度深度进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量,对我国林业、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已成为中央和各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民期盼的焦点。林权制度改革,是2007中国林业交响乐中最华丽的篇章。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国家意志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最大亮点,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中央1号文件都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

    2007年4月20日,温家宝总理到江西省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考察林权制度改革情况。他说:“中国70%是山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同土地家庭承包改革一样,在山区林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农民的收入更多。要下决心加快推进。”

    2007年5月13日,回良玉副总理在云南农村考察时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又一次大的生产关系变革,适应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群众意愿、合乎农村实际。”“务必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2007年,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深入基层考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仅批示就达十几件。

    毫无疑问,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共识,变为了国家意志。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国家林业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2007年初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必须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要把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部署全年八项重点工作时,第一项就是要突出抓好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首的林业改革。在7月19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贾治邦再次强调,建设现代林业,突破口是改革,必须坚定不移推进。

    为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家林业局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在辽宁沈阳、陕西西安、云南普洱召开了东北华北片座谈会、西北片座谈会、南方片座谈会;会同中农办、发改委等六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江西、福建两省的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形成了10篇调研报告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到多个省区调研考察,与当地的党政一把手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宜进行研究部署。这一系列活动,贾治邦局长都亲历亲为。国家林业局其他领导同志也都在这项重点工作上不遗余力,推进工作卓有成效。

    国家林业局先后派出十几个工作组赴12个省36个县48个乡镇70个村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7篇;成立了专门的林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4期培训斑,培训了29个省市区的130多名领导干部和930多名技术人员;与国家档案局、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档案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生态公益林补偿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部分工作经费……这一步步扎实的工作,为全国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权制度改革成了许多地方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是林业系统在忙乎,同时也是许多地方党委政府一把手的重要工作。许多地方党委政府把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据统计,全国有30多个省(区、市)的书记、省长,或深入基层考察,或主持会议研究,或撰写文章探讨,通过各种形式,对林业、对林权制度改革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仅去年上半年,各地就有300多人次的省部级领导深入基层考察林业、指导林改。

    王乐泉、俞正声、卢展工、白恩培、张春贤、张文岳等都亲自抓林业,亲自过问林权制度改革,分别就本省区的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工作作过许多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孟建柱、于幼军等领导还特意到国家林业局来商讨林业工作和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各地领导对林业工作、特别是对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重视程度之高,关心程度之深,采取措施之实,投入倾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地市县乡镇的党政一把手更是把林权制度改革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在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地区,林改基本上都是一把手工程。翻阅各地的报纸,看看相关的网站,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各个方面。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一把手工程。

    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向广度深度进军

    2003年,福建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江西、浙江、辽宁等省纷纷跟进。这两年,一大批省市区迅速行动起来,加入到了林改的行列中来。林改已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已有16个省区市的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文件,26个省市区成立了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体呈现出4种情况:

    一是福建、江西、辽宁、浙江4个省主体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目前,这4个省正在进一步深化配套改革。

    二是湖北、云南、安徽、河北4个省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开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各地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三是湖南、四川、河南、贵州、陕西、吉林6个省正在深入总结试点经验,2008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

    四是天津、甘肃、青海等11个省区市正在积极开展改革试点或深入调研,做好改革前期准备工作。

    从发展的深度上讲,一些走在前列的省已经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已在林权证抵押贷款、采伐管理、公益林管理、林业综合执法等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从发展的广度上讲,已成燎原之势。目前在14个省开展的林权制度改革已明晰产权到户的林地面积达到6.61亿亩,占全国集体林面积的27.5%。这14个省,集体林面积占全国集体林面积的四分之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年在全国得到稳步推进,这是不争的事实。

    媒体广泛关注 群众普遍满意

    林权制度改革毫无疑问是2007年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一。

    2007年7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开辟了《林权制度改革典型报道》专栏。7月4日发表评论员文章:《我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变革》。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先后发表通讯消息10多篇,形成了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高潮。

    新华社发表的有关林权制度改革的报道更多。浏览一下新华每日电讯,全国各地林权制度改革的消息不断。

    7月4日、13日,8月22日、23日,8月27日、28日,中央电视台分别在《聚焦三农》、《共同关注》、《焦点访谈》3个热门栏目里连续播出6个林权制度改革的专题。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在《新闻联播》中播出4篇林改的重点报道。

    《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各大媒体纷纷予以高度关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等都做了多次林权制度改革专访。

    正在推进林改的省区,有关林改的话题更是炙手可热。

    不但媒体关注,老百姓也关注。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中国林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的福建、江西、辽宁、浙江4省农户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林改后,林农收入显著增加,100%的林农群众拥护改革,96%的林农群众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十分满意。林农普遍反映,通过林改,造林的人多了,造上的林有人管了,林农致富了,群众看到了从事林业的希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在《新华文摘》上撰文指出:“林权制度改革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其他方面的改革,为推动整个农村改革的深入,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集体林权改革进程中反映出来的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认识深化农村改革构成一个很重要的蓝图。”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必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刻,甚至会产生我们想像不到的巨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