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浙江衢州柯城区推进竹林增效富民工程
“竹林施过毛竹配方肥就是不一样,我们村今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挖到了冬笋。”12月17日,柯城区七里乡上门村村民主任雷邦煦说,去年村里的毛竹林亩收入只有400元至500元,今年可达800元至1000元。
上门村有山林面积8000亩,其中毛竹林2960亩,人均6亩,毛竹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今年四五月,上门村对2500亩毛竹林施下2万多公斤的竹林专用肥。雷邦煦说,他家的30亩竹林也施下了专用肥,以往一天只能挖到10公斤冬笋,今年一天可挖四五十公斤冬笋,一亩毛竹林比往年要增收四五百元。
柯城区现有竹林10万亩,主要分布在七里、九华、石梁等乡镇。今年,区林业局重点推广“配方施肥、挖沟引鞭、蓄水灌溉”技术,推进实施“竹林增效富民工程”。筹措85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肥料补助、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推广,重点推进七里乡的万亩毛竹增效示范园区和石梁、九华两个乡镇15个连片200亩以上的高效竹林示范基地的创建。目前已补助竹农270多吨竹林专用肥,还建成竹区作业道路24公里,灌溉水池16个,既降低了竹农经营成本,又提高竹林产量。今年10月,一条让七里乡上门村竹农盼了十多年的便民竹道正式动工兴建,目前路基已基本平整,正在回填土方。“这条宽4米、长817米的便民竹道,总投资24万元,其中一半资金由区林业局支持。”村支书雷富霖说,这条路涉及43户村民的1020亩毛竹林,路一开通,农用车就可开上去,既方便村民运输毛竹,每年还能节省运费七八万元。
区里还聘请省著名竹笋专家金爱武教授为区竹产业发展科技顾问,金爱武今年多次到石梁、七里、九华等地举办专题讲座,为竹农讲解竹林增效技术,并实地指导竹农学习采挖冬笋留竹技术。“我有2亩竹园属于村示范竹林,本月10日,省专家来村里讲解采挖冬笋留竹技术,仅在我那半亩竹园里就采挖冬笋35公斤。”七里村村民谢云祥说,以往村民没有挖冬笋出售的习惯,以为挖了冬笋会影响到明年春笋和毛竹的产出,听了省专家的专题讲座后才知道这是一种误解,今后可以放心大胆地挖冬笋了。“通过施下竹林专用肥,今年冬笋出笋率挺高,我这2亩竹林仅冬笋就能增收七八百元。”
据统计,今年柯城区竹林增效富民工程建设示范区面积达1.3万亩,其中示范基地15个。经一年实施,示范基地竹林每亩增收550多元,整个示范区共增收710万元,竹林示范户人均可增收2200多元。此外,还节省运输费用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