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浙江龙泉八都镇“四轮驱动”助推竹产业发展

来源:今日龙泉 作者:徐宗南 季善松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06日 阅读: 字体:【】 【
    八都镇毛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达6.7万亩,是发展竹产业的热土。近年来,该镇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不断发展壮大竹产业。
    示范带动:以毛竹高效经营示范镇建设为契机,建立高大门5000亩毛竹现代示范园区1个,示范村5个,示范点50个,多次组织竹农参观、学习先进典型,逐步实现竹林分类经营、科学管理,以点带面,向竹林效益最大化发展。竹林立竹量由原来每亩70—90株,增加到每亩130—160株以上,竹林亩产值由原来300—400元,增加到800—1000元。
    政策推动:广泛宣传发动,用足用好扶持政策。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培训3000余人次,发放资料4000余份,不断提高竹农经营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已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10150亩,新建竹林机耕路80多公里,蓄水池4个。大大降低竹林经营成本,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平均每株毛竹价值提高2—3元。
    企业拉动:重点培育双枪竹木、晋源鲜笋、蓝天竹胶板等规模企业,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加快建设以双枪品牌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工艺砧板基地,形成规模企业壮大发展,拉动中间粗加工企业深化发展,连接基层农户共同发展的竹产业经济链。以竹木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集聚发展竹产业,现已开发工业园区300余亩。全镇现有毛竹加工企业65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家,每百斤毛竹由原来20元增加到30多元,增加了竹农收益,进一步拉动了竹产业发展。
    合作联动:积极培育、扶持龙竹笋竹合作社和森兴营造林合作社,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借助合作社优良的品牌、经营网络,促进笋竹产品流通,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消除竹农销售难的后顾之忧。“龙竹”牌冬笋通过了浙江省森林食品认证,龙竹笋竹合作社10000亩基地的春、冬笋获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全年销售春、冬笋2000多吨,销售收入50多万元。农业合作社成了竹产业发展的又一高效联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