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十年携手 共创美好世界——国际竹藤组织推动全球竹藤产业走向繁荣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竹和藤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贸易中,竹和藤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非木质林产品。竹藤产业在减少森林砍伐、保护环境、消除贫困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潜力。
目前,全世界有15亿人以竹藤为生,对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农村贫困地区来说,竹藤在当地贸易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国际竹藤组织(INBAR)通过竹藤利用的创新和示范,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把扶贫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并通过全球伙伴关系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促进发展中国家开展竹藤资源科学研究、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国际竹藤组织为帮助世界竹藤产区人民摆脱贫困,解决就业,走向富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际竹藤组织的前身是一个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和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资助的亚洲区域林业项目。由于竹藤业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际社会认为,有必要将一个地区性科研项目扩展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于是在加拿大、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秘鲁和坦桑尼亚等9个国家的共同发起下,1997年11月6日,国际竹藤组织正式成立了。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后,以“在保持竹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联合、协调和支持竹藤的战略性及适应性研究与开发,增进竹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为宗旨,十年来始终不懈努力,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竹藤产业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和改善竹藤产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工作,并迅速发展和壮大,目前已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的政府、私人和非盈利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设有区域办公室,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网络体系。而初成立时,国际竹藤组织仅有9个发起国和6个观察员国。
目前,国际竹藤组织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发展了众多合作项目,与成员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国际竹藤组织在人类的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环境效益方面,国际竹藤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开展了竹和藤的资源量评估,共同出版了世界竹种分布数据库,提高了人们保护竹藤资源的意识;同时,国际竹藤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开展全球竹资源清查项目,对推动全球竹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比如,为有效防止土地退化,国际竹藤组织从一开始就和印度非政府组织Utthan合作,在废弃砖场开展4000公顷退化土地恢复项目。至2003年,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赤裸的红土地完全被绿色覆盖。那里的竹子长势迅猛,当地气候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据调查,之前该地的地下水已经下降到40米深,现在则上升了至少6米。
而在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国际竹藤组织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在贵州赤水荒山坡上种植竹子,促进水土保持和土地可持续管理。这个项目开展以前,平均每亩地都会被暴雨冲走450公斤有用土壤,而现在通过竹子种植,土地流失率下降了75%。这一项目为竹子大面积种植树立了榜样。
在经济发展方面,因为与砖,混凝土,木材建筑相比,竹建筑抗震性更强、同时也更便宜和环保,因此2005年国际竹藤组织引进了新的竹建筑ISO标准。全球竹建筑计划的目标是要用环保的竹子,取代不可持续、不可更新的建筑材料,适当解决住房短缺问题,同时建立起一个通过竹子种植、加工,为农民提供工作机会的产业。
国际竹藤组织一直坚信,竹房能提高千百万穷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为止,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其国家标准。国际竹藤组织正努力在全球通过网络、工场、研讨会等形式形成一个全球的合作伙伴网络,使竹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推广。
此外,在生计发展方面,国际竹藤组织进行的实地研究项目,更证实了竹藤可以帮助人民脱贫,获得可持续收入。
在世界各地,国际竹藤组织开展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的调查和研究,在厄瓜多尔、印度、加纳、菲律宾、坦桑尼亚等国家开展实地项目,因地制宜地为当地社区开展竹藤商业管理和工艺技术方面的培训,同时建立了全球市场创新网络,为贫困社区的产品开拓市场。国际竹藤组织还将很多先进的实地项目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到较落后的地区,使先进的竹藤应用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国际竹藤组织同时针对全球竹藤资源建立起了科学而全面的研究体系和数据库,比如国际竹藤贸易数据库、全球竹资源的分布、世界竹子利用数据库等,国际竹藤组织网络现已被世界广泛认可为专业的竹藤资源库。
竹藤是深受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最具发展潜力的非木质林产品。国际竹藤组织10年来的实践,证明了竹藤在发展项目和消除贫困中所具备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得益于国际竹藤组织的有效推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认识到竹藤产业的价值,他们从中学到了竹藤应用技术,也使自己的生活迈向了更好的明天。而国际竹藤组织的努力和成就也迅速被国际所认可,2000年,国际竹藤组织即已成为商品共同基金(CFC)的国际竹藤商品机构(ICB),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以来,得到了中国政府、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荷兰外交部发展合作司和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在资金资助、条件建设、项目拓展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欧盟、商品共同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银行等等国际性组织和机构都对国际竹藤组织的项目活动提供了资助和合作,国际竹藤组织广大成员国也对国际竹藤组织的项目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国政府一贯大力支持国际竹藤组织的发展。国际竹藤组织在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国家林业局领导成员、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教授为组长,中国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外交部、财政部、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北京市政府等部门官员为成员的国际竹藤组织中方协调领导小组,为促进国际竹藤组织的顺利运作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际竹藤组织成立后,中国政府向国际竹藤组织提供了临时办公楼,后又为国际竹藤组织总部投资建造了新办公大楼。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国际竹藤组织总部大楼、国际竹藤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国际竹藤培训中心组合而成的国际竹藤大厦建筑群,大大改进了国际竹藤组织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办公条件。此外,中国还成立了国际竹藤网络中心,以更好地支持国际竹藤组织实现其愿景和使命。
一个持久的机构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机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全球竹藤产业,国际竹藤组织在研究了今后10年所要面对的新的状况与挑战之后,制定了全新的组织发展战略。在未来他们将目标聚焦在四个方向:高效运转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得以建立和扩大;促进生计发展的更好方式和方法得以制订;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得到不断加强;以及市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创新,为增加收入提供平等的全球乃至地区的双向贸易系统。
国际竹藤组织计划进一步增强在科技应用和发展方面的优势,更多关注竹藤战略性投资,为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发展服务;加强“南南合作”,使竹藤科学研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成为促进全球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消除贫困、环境保护、全球合作”为己任,国际竹藤组织的新战略将运用综合和协调的方法,与各成员国一起努力,共同开创国际竹藤事业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