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品种:竹稻惊现农交会
图为广东展团展出的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品种——竹稻
用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产出具有高产、稳产、抗倒、米质优良的新水稻品种——竹稻,如今已不再是梦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广东展馆展出了其中一个品种。这个新奇的品种吸引了不少采购商,当了解到目前竹稻的一些品种一般亩产达到540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超600公斤时纷纷表示,以后竹稻的发展趋势一定会更好,现在可以尝试做些示范性种植。
竹子和水稻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亲和性”差,杂交育种非常困难。该课题组通过解决授粉授精技术和杂交后代不育的问题,培育出了种性稳定、高产、优质、抗倒的水稻新品种“竹稻966”和“竹稻989”,并于2006年10月通过了广东省梅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成果鉴定。这一育种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属国内首创。经鉴定,“竹稻966”,“竹稻989”均属感温性品种,各项性状稳定,无分离现象,具有高产、稳产、抗倒、米质优的优点,适合山区种植,一般亩产540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超600公斤。
图为竹稻培育首发者钟章美展示其留在研究所里的早期竹稻标本
目前,广东正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经广东省农业厅指定示范点已达到18个,涉及广州、梅州、汕头、惠州等市区。同时,相关部门通过与相关高校协作,向基因分子检测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对竹子稻的根茎叶等农艺性状及抗病虫害抗寒热抗倒伏等优良特性进行进一步观测。
资料链接:
青竹与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竹稻”
在梅州市蕉岭县一个叫霭岭的小山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竹子稻研究所,今年已70高龄的农艺师钟章美,呕心沥血35载,培育出了用青皮竹和水稻远缘杂交,产出具有高产、稳产、抗倒、米质优良的新水稻品种——“竹稻966,竹稻989”品种,经梅州市农业学校连续3年立项研究试种,证明竹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米质优的优点。一般亩产500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超600公斤,利于山区气候条件下早晚造安排种植,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并于2006年10月通过了梅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成果鉴定。经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检索,证实水稻与竹子杂交育种技术属全国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大学寻求与梅州农业学校合作进行竹稻育种开发和竹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基础理论研究。
青竹花粉与水稻杂交
1959年,中专毕业的钟章美毕业分配到海丰县农科所,经过10年实践,钟章美在育种技术方面积累了许多心得与经验。1970年,海丰大旱,大片青竹开花结米后枯萎死去。捧着从竹林中采回的竹米,钟章美突发奇想,竹子根系发达、耐寒耐热,抗病虫害,不怕水浸,如果让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培育出有竹子优良基因的水稻该多好。
1971年,钟章美用自己屋旁种植的一片青竹做试验,在水稻即将抽穗扬花前,采取对竹林断水、减肥、增肥的方法,竟让平时难得见到开花的竹子与水稻同期开花。但竹子开花在早上5时至7时,而水稻开花则在上午10时以后。
经过反复试验,钟章美成功解决了竹子开花与水稻开花的时差,于当年上造得到了3粒以科程稻为母本用青竹花粉授粉的水稻种子。
当年晚造,钟章美将3粒种子播种在花盆里,但3粒种子发芽长到2寸长后,有2株竟枯萎死去了。钟章美小心呵护剩下的那株独苗,直到它分孽后,才移到大棚种植。但这些酷似竹子的稻秧就是只长叶子不抽穗,长了549天后,稻秧才抽出了主穗,但却不会结实。钟章美将这些茎秆上部剪去让它重新发芽,736天后,再长出来的14株秧苗终于结出了竹稻第二代136粒种子。
打赤脚的农艺师
1976年12月,钟章美带着他的第二代竹稻种子回到家乡蕉岭县农科所。在蕉岭县农科所,钟章美一年中除了过春节那几天外,360天都打着赤脚在农科所的大田里和竹稻试验田里奔忙。
到了1993年,他的竹稻品种已培育到了13代,竹稻的成长期也由第一代的700多天缩短到100多天,和普通水稻品种的生长期非常接近。
屋后开荒为竹稻找试验田
退休后回到家乡霭岭村的钟章美在家人的帮助下,在屋后山边开出2分地,砌上围墙,从山上引来山泉水,作为竹稻旱地种植试验田;家门口的2个鱼塘也派上了用场,放干水变成了稻田;他还找来大大小小的盒罐,装满泥土用作盆栽使用。从此,一个设施简陋得近乎原始的民间竹子稻研究所便在这个小山村里静悄悄开始了运作。
2000年初期,钟章美培育出了多个性能稳定、前景非常看好的竹稻品种,但却一直苦于缺乏资金、土地,无法进行大田试种和各项性能鉴定而面临自生自灭的命运。
母校申请立项大田试种
2003年,梅州市农业学校迎来建校70周年校庆,钟章美带着自己培育的竹稻品种回到母校寻求帮助,得到了梅州农业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学校成立了竹子稻研究课题组,把“竹子与水稻远缘杂交”品种试种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梅州市农业学校向梅州市科技局申请立项后,得到了梅州市科技局的大力扶持,学校为此再次加大科研力度。
2006年,课题组除了自种320亩“竹稻966”和“竹稻989”品种外,同时在蕉岭县、梅县的部分乡镇试种竹稻1.2万多亩,试种结果收获喜人,一般亩产量都在500公斤至600公斤之间,部分地方还达到800公斤。(资料来源:《梅州日报》网络版 2007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