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安徽宁国形成毛竹特色基地区域布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李玉胜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5日 阅读: 字体:【】 【

  安徽省宁国市霞西镇毛竹面积3.5万亩,年采伐量70万根,是该市毛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乡镇。该镇的芳茂村实行低产林改造、垦覆技术,发展优质高效竹林400亩,竹林亩均年收入900元,获得安徽省“科技兴村示范村”的称号。

  安徽省宁国市致力于“竹业富民”,坚持走“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科技创高效”的竹业开发之路。通过植竹造林和低产改造等措施,每年新增竹林5000亩,已形成东部的雷竹、中部的元竹、西南部的毛竹三大区域块状竹林基地和“一乡一品”的格局。

  宁国市借鉴浙江省对竹林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地特色,大力实施“4382”工程:建设四大特色竹林丰产经营示范基地,打造3个竹叶经济发展特色区域,创建8个竹林丰产经营示范村,培养200家竹林丰产经营示范户,提升竹林经营水平、林分质量和经营水平,取得竹林丰产、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实效。

  为健全竹产业的组织网络,宁国市成立了竹产业协会,成立了青峰竹业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已成功开发出家具、建材等六大系列、几十个品种,畅销上海、浙江等20多个省市,还出口到日本、南亚等地。

  汪溪木竹市场年成交额2000多万元,已成为皖东南最大的竹产品交易市场。乡味源公司发起成立东部早笋合作社在全省首开先河,带动1580户笋农致富。宁国市的夏林风景区和梅林中津河流分别依托几千亩竹海,开辟“农家乐”和“漂流”等饮食旅游项目,荡荡悠悠的竹筏,巧夺天工的竹楼,别具一格的栈道和色香味俱全的竹桶饭,加之青山、碧水、翠竹,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目前,宁国市竹林总面积达66万亩,年产元竹竹材2万吨、毛竹800万根、鲜笋2.2万吨,年产值2.8亿元,是实现竹林亩均收入800元,林农人均收入15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竹子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