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一竹三笋鼓了临安竹农腰包 综合开发值推广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高红波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7日 阅读: 字体:【】 【

这鞭笋多粗壮。 记者黄丁宁摄

    有人说,挖鞭笋会影响冬笋和春笋的产量,甚至影响毛竹的生长,其实是个误区。林业专家说:只要管理科学,覆盖适时,适当追肥,挖鞭笋不但不会影响冬笋和春笋的产量,还会增加产量。青山湖街道研口村村民俞生根综合开发利用毛竹,亩产值最高的已经超过3000元,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综合开发让俞生根尝到甜头

    随着竹加工产品的紧俏,毛竹行情也逐年看涨,毛竹产业发展形势也越来越被我市竹农看好,但是因为综合开发能力不强、附加值低,毛竹山地产值也一直停留在以砍伐毛竹为主的粗放经营形式上,亩均产值一般维持在500—600元左右。然而,记者日前在青山湖街道研口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村民俞生根综合开发利用毛竹地,产值最高的一亩毛竹已经超过3000元。

    这块毛竹林就在02省道附近,成片达1200亩,村民俞生根2000年开始承包了其中的70亩。因为山上杂草丛生,灌木丛柴蔀头多,像其他竹农一样,俞生根的这块毛竹林经营一直平平。2005年,街道组织人员到绍兴的一次参观,启发了俞生根的思路。“那次去了绍兴的一个镇,看到一亩毛竹综合产值竟达到了6000元,一开始我简直不敢相信。”老俞这样告诉记者:“他们不光是砍伐毛竹卖,还卖三笋(冬笋、春笋、鞭笋),形成了一竹三笋的综合开发开发利用链。”

    在街道林业站站长张瑞华的帮助下,俞生根将承包的70亩林地辟出15亩作为实验示范基地,光是竹林地的整理就花了一个月,“太难整了,草多柴多,花钱雇人都没人愿意搞,最后只有自己动手。”整好竹林后,在林业技术人员的辅导下,施肥、挖排水沟,70亩竹林改天换地,一根根竹子像发育的小伙子一样,身子直往上蹿。当年秋季就开挖了鞭笋,加上冬笋和次年的春笋,最好的一亩产值达到了3000元,去年这个数字又往上加了点。

    俞生根说,一般鞭笋6、7月份就可以开挖,他选择9月中旬开挖,这时市场上鲜笋极少,价格就高,一般亩产可以达到1000元,超过冬笋和春笋的500—600元,再加上毛竹长势好,毛竹亩产值可以超过1400元,因此去年15亩示范基地最好的一块亩产超过3500元。张瑞华说,只要管理上再加强,毛竹林一竹三笋亩产超过6000元甚至更多完全有可能。

挖笋与增加产值大有学问

    陪同记者采访的张瑞华站长告诉记者,竹农在挖笋上其实有一个误区,认为挖鞭笋会影响冬笋和春笋的产量,甚至影响毛竹的生长,其实不一定。张瑞华一边在地上用树枝画图演示,一边向记者讲解:竹鞭就是竹的根部,根连着根,一经施肥,长势更旺,如果挖去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鞭笋,竹根方能长出新的根,这些根又生长成为冬笋和春笋,或者成为新的毛竹,就像血管一样层层发展,因此,只要管理科学,适当追肥,挖鞭笋不但不会影响冬笋和春笋的产量,还会增加产量。

    张瑞华说,青山湖街道1.2万亩毛竹林都准备推广一竹三笋的科学经营模式,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开辟新的途径。

    市林科所所长胡国良告诉记者,竹农要想毛竹丰产丰收,一定要科学经营,拓宽思路,研口的这块实验基地经验值得推广。他还说,其实雷竹的挖笋道理也差不多,只要管理科学,覆盖适时,挖鞭笋未必会影响雷竹笋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