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安吉人外省再造“竹乡”
图为外国专家来安吉竹地板企业取经。
湖州在线讯 入秋之后,安吉竹业企业生产又进入新一轮热火朝天的季节。近日,记者在安吉县采访时却发现,作为竹产业加工龙头企业之一的安吉欣远竹制品有限公司当家人并不像以往那样忙碌,四处抢购第一原料——毛竹。
原来,该公司5年之前已在福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眼下每个时间段都会有大批的毛竹源源不断地进入公司生产线,企业早已解除了资源的危机。前年,他们还在竹子资源相对丰富的江西省奉新县,建起了年产10万平方米竹地板的分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分公司不仅成为新竹乡的一大亮点,而且迈进了江西省竹制品龙头企业行列。
与欣远公司一样,安吉县许多竹制品龙头企业如今相继在竹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建立加工基地。永裕公司在福建龙岩和江西抚州的竹产区建立了4家分厂,鑫凤公司在福建瓯市的分公司也已经投产。
安吉竹业企业纷纷将生产第一车间转移到竹业资源丰富的闽、湘、赣等地,这关键是源于安吉竹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创新,安吉竹产业的实力日趋壮大。加工方式从单纯的物理应用拓展到物理化学的综合运用,产品从传统的竹凉席、竹扫帚发展到竹地板、竹纤维、竹装饰品等。到目前为止,该县竹制品加工企业已达1000多家,产品出口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县竹业总值为60多亿元,占全国20%的竹产值,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竹业经济强县。
加工产业突飞猛进,安吉竹业破解了卖竹之难,但却陷入了资源短缺的困惑。去年,全县企业消耗原竹1.16亿株左右,而该县采伐量仅仅只有2800万株,大量的原竹资源需要从外地进购。面对日趋紧张的竹资源,安吉县决定“十一五”期间实施竹业资源再造工程。该县副县长叶海珍告诉记者,政府引导竹农和企业,通过内部挖潜与借船下海的方式,用5年的时间,为安吉再造百万亩毛竹,以解资源不足之围。
2004年开始,安吉县先后实施了15万亩毛竹现代科技园区、15万亩竹子低产林改造和万亩竹子良种基地建设等三大资源提升工程,努力提高现有资源的立竹量和产出率。通过科技服务,政策引导,上下努力,三大工程推进迅速,成效显著.
据悉,目前,现代科技园区内的毛竹立竹量达到300支以上,比培育前增加了近百支,经济效益也比原来翻上一番。
借得他乡山水,破解发展“瓶颈”。安吉县政府拓展视野先后与国内多个资源丰富但加工相对落后的竹业资源大县建立地区间的友好县市区关系,搭建竹林培育、资源开发、信息互通等合作交流平台。同时,大力推动“走出去”战略,政府鼓励或带领竹业生产和经营大户到资源发达县市参观考察,寻求新的发展商机。县竹产业协会还在他乡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为外出借地求发展的大户搞好政策、法律等服务。
政府引导,市场利益驱使,安吉竹农外出借地造竹的积极性高涨。安吉天荒坪镇农民卢林富在福建省永安市杨坪山承包了1199亩毛竹山,眼下满山的毛竹已到了砍伐期。这几天,60多名当地的农民在卢林富的带领下,正在砍伐毛竹。卢林富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安吉几家与他挂钩的竹制品加工企业,今年就不用愁竹子来源了。
据悉,到目前为止,该县5000多名竹农已在福建、湖南、江西3省建立了50多万亩的毛竹供应基地,每年将近有6000万至8000万株的毛竹回流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