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广东省连山县上帅甜竹基地面积扩至1100亩

来源:清远日报 作者:罗良溅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0日 阅读: 字体:【】 【
上帅甜竹基地面积扩至1100亩丰产期鲜笋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

  本报讯 近日,笔者通过连山县农业部门有关人员了解到,该县上帅镇的甜竹基地建设形势喜人。目前,甜竹基地的面积已扩大到1100多亩,而且有500多亩已经开始投产。
  甜竹基地是上帅的“一乡一品”项目。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2005年连山农业局经充分调查论证,确定在上帅镇香僚村委会建立以甜竹笋的生产为目的的三高农业生产基地,计划发展面积1500亩。项目确定后,上帅镇和县农业局把建设好甜竹基地工作作为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列入日常议事日程,同时根据基地建设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各阶段管理技术措施,经常做好技术指导,并制订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与项目农户及村干部交流管理意见,提高群众参与开发建设的信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了提高甜竹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县农业局组织项目村的干部到清新、英德等地考察学习,听取高产栽培经验介绍,专门邀请英德市农业局农艺师前来实地指导。在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规划中,上帅镇和县农业局首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同时栽培管理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县农业局经常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基地与村干部及群众探讨管理技术,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次是项目村小组全部农户积极参与,人人投工投劳。第三是加强日常看护管理。为防止新种基地被牲畜践踏,在各出入路和路边设置防护栅栏,同时聘请2名村民专职看护,防盗、防畜。第四是提高项目村群众共同参与管理的意识。该项目的建设,投入及今后的收益等各方面都与群众作了明确的解释,就是谁种、谁管、谁受益,政府的扶持只是基地建设的前期起步,不参与收益的分配,使项目村群众认识到建设好基地是自己村的利益,是子孙后代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共同参与管理、管好项目的责任感,认识到建设好项目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群众维护项目建设的自学性。经过近3年时间的开发建设,甜竹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并已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甜竹主要以产笋、收笋为主,是较适合山区农村发展的“短、平、快”三高农业项目,投入少、见效快、产量高、收益期长、易种易管。竹苗定植成活第二年即可产笋,初产期亩产鲜笋500—800公斤,以每公斤1.00元计,亩产值500—800元,产笋后2年达到丰产期,亩产鲜笋可达到1500—2500公斤,只要栽培管理措施得当,单株产鲜笋达50公斤,亩产量达3000多公斤,经济收益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