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浙江平阳马蹄笋丰产丰收
五万亩马蹄笋丰产基地通过8年建设,马蹄笋平均亩产提高了305公斤,每亩产值增加1080元,累计实现效益4亿多元。2006年全县马蹄笋产量达到2万吨,实现总产值1.1亿元。日前,国家级星火科技项目“平阳县五万亩马蹄笋丰产基地建设”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评审验收,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平阳是全国马蹄笋的主产区,马蹄笋是我县传统名优特产,产于每年的6-10月份,笋肉厚实、笋质脆嫩、笋味鲜甜爽口。全县现有马蹄笋6.3万亩,主要分布在南湖、昆阳等乡镇。为了进一步提高马蹄笋产量,从1998年开始,我县实施五万亩马蹄笋丰产基地建设,该项目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星火科技项目。通过建基地、抓管理、提档次、强科技、重培训、树品牌等手段,马蹄笋基地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品牌知名度明显扩大,产业层次全面提升,有效推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我县效益农业的骨干项目,马蹄笋产业已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之一。
据林业有关专家介绍,该项目实施以来,已试验总结出育苗、栽培、加工保鲜等8项实用生产技术;制(修)定浙江省地方标准2项,实施完成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2项;在丰产栽培、冻害预防补救、提早出笋、保鲜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我县组建2家马蹄笋龙头企业, 成立4家专业合作社和1家产业协会,开发了笋干、真空包装笋、调味笋、清水马蹄笋等4个加工产品;培育省、市级名牌产品各1个,并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浙江森林食品等8项奖励或荣誉称号。2004年,平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马蹄笋之乡”。
8年来,全县新增马蹄笋种植面积4.2万亩,建成8个示范基地,丰产示范区平均每亩产量达1吨。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我县及周边县市的“菜篮子”,还拉动了一大批建设项目,解决了产区近8000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山区、半山区3万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切实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