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
上半年我国陆地生态质量较去年同期好转
国家气象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生态气象监测评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陆地生态质量总体较去年同期好转,但仍比常年同期偏差,且区域差异明显,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上半年,我国生态质量偏差区域比去年同期减小8%,但陆地总体生态质量仍处于略偏差等级,生态质量偏差(很差、较差)等级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7%,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偏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北部、南方大部地区的生态质量为正常或偏好等级。
与去年相比,全国农田整体生态质量有明显提高,已经接近正常水平,但全国仍有54%的农田生态质量较常年偏差。草地生产力略高于去年,草地生态质量偏差的面积比例比去年同期减少1.6个百分点,但总体生态质量仍未达到常年同期水平,北方主要草原区生态质量偏差的状况仍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森林生态质量整体与常年持平,生态服务功能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上半年,东北林区、西南林区生态质量都较去年有较大程度提升;但内蒙古中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森林生态质量较去年同期偏差。全国除稀疏林地外,其它林种均向正常偏好方向发展。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质量与常年同期持平,生态质量正常的面积约占81%。虽然上半年北方共出现19次沙尘天气过程,但多数沙尘天气过程携带沙尘量较小,波及范围远不及去年同期。
城市生态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仍持续偏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植被覆盖减少使生态功能不断减弱、污染程度加重等,成为城市生态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
上半年,我国生态质量偏差区域比去年同期减小8%,但陆地总体生态质量仍处于略偏差等级,生态质量偏差(很差、较差)等级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7%,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偏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北部、南方大部地区的生态质量为正常或偏好等级。
与去年相比,全国农田整体生态质量有明显提高,已经接近正常水平,但全国仍有54%的农田生态质量较常年偏差。草地生产力略高于去年,草地生态质量偏差的面积比例比去年同期减少1.6个百分点,但总体生态质量仍未达到常年同期水平,北方主要草原区生态质量偏差的状况仍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森林生态质量整体与常年持平,生态服务功能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上半年,东北林区、西南林区生态质量都较去年有较大程度提升;但内蒙古中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森林生态质量较去年同期偏差。全国除稀疏林地外,其它林种均向正常偏好方向发展。
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质量与常年同期持平,生态质量正常的面积约占81%。虽然上半年北方共出现19次沙尘天气过程,但多数沙尘天气过程携带沙尘量较小,波及范围远不及去年同期。
城市生态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仍持续偏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植被覆盖减少使生态功能不断减弱、污染程度加重等,成为城市生态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国家局部署下半年重点抓好九方面林业工作[ 07-31 ]
下一篇:杨继平在林业局政务公开工作座谈会的讲话[ 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