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行业动态

广西武鸣县陶思凌养竹鼠五年收入近10万

来源:武鸣县新闻信息中心 作者:黄绍武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31日 阅读: 字体:【】 【

    陶思凌,一位家住陆斡镇文桐村江那屯的年青人,年不过24岁,个头不高,还有点腼腆,活脱脱一个农村大男孩的模样。然而就是他,近年来成了文桐村的名人。他从2002年开始人工饲养本地竹鼠,5年来共卖出500多对,收入近10万元,被村人誉为“竹鼠王子”。说到他养竹鼠,其中有段故事。2000年,因家庭拮据而念不了高中的陶思凌,走出初中校门后不久,也不甘寂寞地与同村青年到广东打工,虽然工打得不好,但从广东餐馆一道名贵菜谱“红烧竹鼠”以及货源供不应求信息,让头脑活络的他看出了一个门道: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也不失为一条致富之路。

    虽然打工还不到一个月,但敢想敢做的陶思凌就辞工回到家乡。回家后,他就整日价地到山上转悠挖竹鼠。有的鼠洞很深很长,有的甚至深达二三米、长达十多米,但他仍不亦乐乎地挖“鼠”不止。他把挖得的和从别人手里买回的竹鼠,凑够20对后开始饲养起来。在几年时间里,这位情有独钟的年轻人一门心思扑在竹鼠身上,熟练掌握了竹鼠的科学喂养技术。但他觉得这样还不行,于是通过细心观察,反复揣摩,终于掌握了有关竹鼠发情交配、妊娠繁殖、疾病防治等相关技术,经验越来越老到,所养的竹鼠也不断繁衍扩大。几年间,陶思凌卖出竹鼠400多对,仅此收入近10万元,如今存栏250多对。

    陶思凌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一说到竹鼠,话头就特别多。他说,竹鼠是我国的一种特种毛皮动物。它的皮毛细软,光滑油润,底绒厚、色泽艳丽,是制裘衣、皮领、帽子的上等原料。它的肉质细腻精瘦,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是改善人们食物构成的一大补品。它还具有药用价值,鼠油可治烫伤、烧伤等病。它还具有观赏价值,因为它的性情温顺,体味不像别的小动物那样浓郁,可说基本无异味。竹鼠白天少食多睡,夜间吃食旺盛。喜阴暗、凉爽、干燥、洁净处生活,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喜安静处生活。是一种生长快,疾病少,成本低、效益高的小动物。另外它肉美味鲜,在饭店酒楼是一道难得一见的昂贵名菜。他又说,竹鼠的人工饲养方法也很简单,吃的主要是木薯杆、玉米杆、甘蔗、嫩竹等秸杆作物,还有什么嫩草、红薯藤、玉米芯都可以,这些东西,在农村比比皆是,有些还是废弃的,可以说是变废为宝吧!

    陶思凌卖竹鼠,不但就地销售,还通过互联网发布消息寻找销路。在他的房间里,他指着电脑对记者说,昨天就有海南的客户从网上发来信息,要订购50对幼鼠。就这样,他通过网上销售了200多对竹鼠,客户有贵州、云南、海南、河池、百色等地,最大的一宗是贵州省贵定县扶贫办开车来买的,一要就是100对。江那屯的村民看到陶思凌养竹鼠发家致富后,有几户人家也加入了养殖行列,陶思凌毫不保留的把技术都教给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如今,不少养殖户在陶思凌的帮助下,存栏竹鼠不断增多,都实现了好收益。

    养殖户谢克标告诉记者,我见到陶思凌养竹鼠效益不错后,也跟他学养起来,他毫无保留地把把技术教给我,现在我也养有70多对,前几天刚卖部分,一对230元。据说另一姓谢的村民也养有50多对,最近天气炎热,还给鼠屋装上空调降温哩。竹鼠肉美味鲜,在饭店酒楼是一道难得一见的昂贵名菜。现在,江那屯的一对刚断奶的小竹鼠就可以卖到230元,商品鼠每公斤卖到七、八十元,但即使是这么高的价格仍然难以阻挡市场对竹鼠的强烈需求。看来,人工饲养这尤物确实是农民的一条生财之路。

    两年来,文桐村江那屯常有外地人来光顾,远的有县内县外,甚至是区外,近的有邻近的村民,这些外来客赶到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买竹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陶思凌当然高兴,但高兴之中也有他的忧虑,他说:供不应求啊,好多人打电话发信息来想要,可是我的存货不多,有时还缺货,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问他怎么办?他说,他想找个大点的、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大养其鼠!话语不多的陶思凌,话头到此便嘎然而止,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人之词。但从他那坚毅的神态和明亮的眼睛,我们分明看到了他的远大理想和抱负,看到了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里有为青年奋发向上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