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小毛竹也能做成大产业 竹业经济成为浙江宁海农民致富支柱产业
宁海新闻网讯 (记者 张即 通讯员 胡碧波)近年来,我县通过抓基础、抓基地、抓龙头等一系列措施,竹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竹子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强劲,竹子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去年,全县竹业产值达到26484万元,竹业经济已成为我县山区竹农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据悉,我县共有竹林24万亩,占林地面积的16.6%。竹林面积大,种类多。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竹业发展,将毛竹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自2004年开始,每年从县财政中拨出80万元资金支持竹产业的发展。为提高竹笋种植的水平,我县分别在大佳何镇的上葛、深甽镇的岭下自然村等地建立“县级竹笋丰产示范基地”。通过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结构等手段,竹笋的产量和质量大为提高。如深甽岭下自然村的示范基地,冬笋平均亩产比往年提高近9倍,仅冬笋一项亩产值便达2670元。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我县还将林地流转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县重点乡镇竹林地流转面积已达2.4万余亩,通过林地流转,我县的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多,为竹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我县的竹笋加工及竹材综合利用也在近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竹材综合利用加工势头强劲,加工领域不断扩大。这些加工主要包括竹胶板类加工、竹炭加工等,目前我县光竹材加工一项,年产值便可达1.3亿元。
“毛竹全身都是宝,可以从根用到脑,只要开发利用好,一亩竹山可养老。”这句谚语说的是毛竹在我县山区农民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据悉,到2010年,我县竹林总面积将达30万亩,通过林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面积8万亩,建立一大批高标准竹笋示范基地,绿色无公害认证面积5万亩,扶植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以上,实现竹业年三产总产值5亿元。到那时,小小毛竹将真正成为山区竹农的“摇钱竹”。